10.1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教學設計
(3)你是怎樣領會“辯證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點撥:
(1)人類社會從誕生以來就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而且具有加速發展的趨勢,當今世界發展之快、變化之深刻,是以往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也是前人難以想象的。即使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仍然會向前發展。整個世界是無限發展著的,它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沒有盡頭,這一點決定了人的認識也是變化發展的,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膚淺到深刻的發展過程。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如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系統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都是真理。真理是具體的,它只適用于一定的范圍和條件,如果超出范圍和條件,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第二,真理是一個過程,主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因此如果事物變化了,歷史向前發展了,還固守過去的真理,那真理就轉為謬誤了。從范圍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對世界整體中某一部分,片斷的正確反映。真理不是對整個世界或宇宙大全的認識,任何真理都不能窮盡對無限世界的認識。從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對認識對象的正確認識都是近似的。就是說,主觀和客觀的符合只是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上的符合,不是絲毫不差的符合。這表現出真理的相對性。因此, 真理性的認識有待于深化。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孤立的、靜止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們必須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3)世界永遠處于不停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事物對它發生的那個時代和那些條件來說,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對它自己內容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說,它就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于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要走向衰落和滅亡。
因此,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2.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緊密聯系。
多媒體顯示
問題思考:
(1)懷疑和批判精神在人們的認識中創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2)我們常說,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種什么關系?
(3)上述材料對我們有何哲學啟示?
學生回答:(略)
教師點撥:
(1)敢于懷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認識,才能進步,才能實現創新。
(2)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正確理解“破”與“立”的關系,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陳規成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這是“破”。根據變化發展了的客觀實際,提出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這是“立”。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破”和“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
(3)創新是對既有理論和實踐的突破;要創新就要有批判和發展。
3.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維。
多媒體顯示:脈動維生素水:脈動快速“賣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