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一方面由于日偽政權在淪陷區瘋狂的經濟掠奪,另一方面由于國民政府實行統制經濟政策,四大家庭官僚資本急劇的膨脹起來,壟斷地位空前加強。官僚資本乘戰時民族工業之危,吞并民營企業,進行大規模掠奪,加強了四大家族對工業的壟斷。在此情形下,不少民族資本主義工礦業倒閉、破產。
六、民族工業的萎縮: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閱讀材料,分析抗戰勝利后,民族工業萎縮的原因?
萎縮原因:(1)美國經濟侵略 (2)官僚資本壓迫。
★ 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在夾縫中步履維艱
1.處境:中國民族工業在夾縫中生存,步履維艱,發展緩慢。
2.原因:
(1)鴉片戰爭后,列強利用他們雄厚的資金、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級官吏敲詐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業的產品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3.影響:
處在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夾縫中的地位,決定了民族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外國資本主義,或者尋求本國官府的庇護。
(二)三座大山重壓下的民族資本
1.外國資本的壓迫。
中國的民族工業不僅倍受日本的壓迫、排擠,還遭受著英美等國資本的欺壓。一戰結束后不久,外國資本紛紛卷土重來。它們憑著雄厚的實力,利用跌價競爭等方法給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造成很大壓力。
2.官僚資本的排擠
(1)抗戰爆發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以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資本。官僚資本通過手中的權力,實行“經濟統制”政策,把資本滲透到民族工業中去。
(2)官僚資本還對民族工業進行侵蝕、排擠和打擊。
(3)1931年,以中國銀行為首的各財團銀行,趁中國棉紡工業出現危機,通過投資、貸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33家民族資本紗廠,這些紗廠共擁有100余萬枚紗錠。
3.封建勢力的束縛。
無論是在清末,還是民國時期,民族工業都受到封建勢力的嚴重束縛,不僅苛捐雜稅難以應付,還遭受到赤裸裸的敲詐和勒索,極大地加重了民族工業的負擔。
小節:影響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動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1)西方列強的侵略,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不斷地沖擊著中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客觀上為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和可能。(2)由于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3)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熱情不斷高漲,使“實業救國”具有日益廣泛的社會基礎,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不斷興起,有力地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4)實業家們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是支撐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動力和力量的源泉。
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與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相比,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缺乏資本、人才、技術、市場和思想觀念的準備。(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因而投資方向和發展主要在輕工業領域,重工業基礎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這種工業結構和地區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業呈畸形發展,未能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4)近代中國政局長期動蕩,使民族工業的發展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