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教案
(2)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對人文主義核心思想的分析,進一步說明了其實質。可由學生與宗教神學的觀點對比分析。教師進行總結:以神為中心──以人為中心;禁欲和來世──現世的享受;等級觀念──自由平等;蒙昧主義──理性和科學。最好列表由學生填寫。也可以由學生先閱讀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然后歸納出“人文主義”的基本含義。
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支配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的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要求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以此出發,人文主義重視現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反對基督教的來世觀念和禁欲主義。主張發揮人們的創造力,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作家亞而伯蒂說:“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義重視科學實驗,鼓勵冒險和發財致富,認為事業的成功及發財致富是一種道德的行為。總之,人文主義就是一種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的精神。
(3)意大利文藝復興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
該部分可由學生閱讀,教師提出幾個問題,如:(1)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在文學藝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你能說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大致內容嗎?(2)這些文學藝術作品是如何體現“人文主義”這一思想的?(3)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對宗教持什么態度?
14世紀文藝復興發源于意大利,16世紀進入全盛時期。教材從文學和藝術兩方面展開敘述,建議重點分析其人文內涵。“文學三杰”往往利用古代文學藝術中的現實主義成分與中世紀的來世觀念作斗爭。薄伽丘(1313—1375)在其名著《十日談》中,揭露教會的黑暗和腐敗,諷刺教士的奸詐和偽善,贊揚手工業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頌真摯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操。體現了作者反對教會禁欲、高揚人性的思想。指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歷史縱橫】,通過《十日談》中的一個故事了解《十日談》是如何譏諷教會的?這在當時有什么意義?但丁的《神曲》充滿著對教會和封建貴族的譴責,對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頌,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恩格斯稱他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現了人文主義者以個人幸福為中心的愛情觀,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在藝術領域,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并稱為文藝復興的“美術三杰”。藝術大師們改變中世紀繪畫簡單呆板的宗教風格,創造出具有現實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動活潑的生活畫面,把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方法結合起來。對繪畫作品注意結合圖片進行說明,并討論人文主義者對宗教的態度。
(4)文藝復興的傳播及意義
15世紀后期,新航路的發現刺激了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運動由意大利擴展到西歐廣大地區。可簡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拉伯雷等藝術大師的成就;“日心說”等自然科學成就。
關于文藝復興的影響,應提示學生結合前面背景、核心思想和內容進行分析。就科學方面稍加提醒。文藝復興的意義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在思想方面,文藝復興沖破了基督教神學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高揚了為創造現世幸福而奮斗的精神,為后來啟蒙思想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發展開辟了道路。在文學藝術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眾多的精湛藝術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的絢爛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學方面,人文主義提倡科學實驗、注重實踐,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教學中,可結合前面內容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注意史論結合,如可以聯系新航路的開辟、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事件認識其思想解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