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歷史》
材料四 對于異姓有功的貴族,則通過聯姻,成為甥舅,分封為諸侯,有納入宗法體系!坝H親”、“尊尊”在這里獲得完備的、嚴格的體現,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從而有是周禮的根本原則。
請思考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依據這兩段材料,指出為什么“周王先貶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由材料看出,該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兩種制度之間的關系如何?各有何積極作用?
(4)周天子常稱諸侯為伯父、叔父,稱異姓諸侯為伯舅、叔舅,結合材料解釋原因。
參考答案
1.a 禹年老時沿用禪讓制,但在他死后,其子啟破壞了禪讓制,政權權力傳承變為王位世襲制,故b項應排除;西周建立后開始推行分封制,宗法制又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政治制度,所以c、d兩項均應排除。故選a。
2. a 從材料中的“天下為家”來看,社會已發展到“家天下”的奴隸制;再結合“大道既隱”判斷,“大道”是指已逝去的原始社會的制度。
3.b 商朝中央設相、卿士等,掌管政務。
4.c“齊魯之邦”來源于西周時期實行的分封制,因為齊國和魯國是這一時期山東地區主要的封國,因此后人把山東地區統稱為“齊魯之邦”。
5.c 材料中的意思體現了諸侯必須要向天子述職,這是在分封制下諸侯應盡的義務之一,體現了西周初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6.d分封制的主體是貴族,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體現的也是血緣關系。
7.d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保障王權的平穩過渡,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
8.b材料說明,同姓宗族是西周時期分封的主體,這一時期著名的姬姓封國有晉、衛、魯等,也說明西周時期分封制帶有鮮明的宗族色彩。
9.c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的識記能力。自夏朝開始實行王位世襲制,在夏商兩代,還存在著“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兩種傳位方式。到西周開始實行宗法制,其核心內容就是嫡長子繼承制。
10.c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歷史上的進步現象。
11.d 這里的“禮”主要指政治制度的沿革。
12.c 周王將土地和連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建立起分封制度。鐵犁和耕牛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13.b“以藩屏周”是指通過分封制為周王室提供屏障,鞏固周王朝的統治。此題容易誤把封建理解成封建制度
14.b正確理解西周的分封制所形成的等級秩序。
15.c鼎在西周時期是王權的一種象征,春秋時期諸侯墓中的九個鼎現象反映了周王室走向衰弱,奴隸社會的等級秩序遭到嚴重的破壞。
16.a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規定,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是嫡長子,即正室所生的長子。
17.c緊緊抓住西周的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可以排除含有的①選項。
18.d宗法制和分封制是奴隸社會的上層建筑,在社會初期的確鞏固了統治,但是到后期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不利于社會的平穩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