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6.元朝最高地方行政機構是
a.尚書省 b.中書省 c.行省 d.宣政院
7.在中國古代長期存在著“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和沖突,為解決這一矛盾,各個朝代采取了許多措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漢武帝頻繁任免丞相,改變丞相位尊權重的傳統
b. 漢武帝破格選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機構
c. 隋唐時期設立三省,分散丞相權力
d. 宋代設立參知政事,廢除丞相
8.宋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分為
a.郡、縣 b.路、州、縣 c.道、州、縣 d.路、府、州、縣
9.科舉制度的進步作用不包括
a. 擴大了官吏來源
b. 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c. 有利于世家大族壟斷仕途
d. 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定
10.元朝時管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的機構是
a.中書省 b.宣政院 c.行中書省 d.尚書臺
(二) 材料解析題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漢書•許荊傳》所記載荊之祖八武被舉孝廉,欲另兩個弟成名,便“共割財
產,以為三分自取肥田廣宅奴婢強者。”這樣,他的兩個弟弟以克讓之名并得選舉。其后(八武)遂會宗親,當眾宣布使兩個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產所增倍于前”的財產,“悉以推二弟,一無所留”,于是也就獲得更大的聲譽。
———黃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魏書•陽尼傳》記載,幽州中正陽尼出任漁陽太守,還未到任就“坐為中正時
受鄉人財貨免官。”與陽尼同時的并州中正房堅,舉人任官時,居然把自己的兒子也推舉出來,另加洪宴“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無檢。”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會品出優秀人才來!
———黃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
請回答:
⑴.材料一、二分別描述的是哪兩種選官制度?
⑵.兩種選官制度的用人標準分別是什么?
⑶.隋唐以后,中國開始采取什么選官制度?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說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
量,宰相籌畫,于是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至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祖說: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