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經濟騰飛與生活巨變》教學設計
1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生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其中不包括( )
a、人們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及生活質量的變化
b、競爭意識、市場意識等成為人們的行動指南
c、人們的流行語言發生變化
d、金錢效率至上成為人們的思想指導
13、材料一
當今青少年喜看日本的卡通畫冊,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鴨泡泡糖……而以簡潔凈化為特征的美式快餐,雖然因含高脂肪高糖在西方被稱做“垃圾食品”,但在中國這個具有悠久飲食文化傳統的國度卻“所向披靡”。
材料二
據有關部門統計,在中國大都市中心大街充斥著崇尚洋名的商業服務機構,許多賓館、酒店和商店都出現了貴族、公爵、亞歷山大、愷撒大帝、維多利亞、伊麗莎白、夜巴黎、曼哈頓等字樣,最多時達40000多家。
閱讀材料,探討在西方文化及價值觀沖擊下,中國青少年應該如何把握思想觀念的定位。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國民經總值(gdp)發展變化
材料二:
小 康 目 標 xx年 2020年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850美元 3000美元
城 鎮 人 均 收 入 6268元 18000元
農 村 人 均 收 入 2253元 18000元
人 均 住 房 率 19 m 30 m
城 鎮 化 率 36.2% 50%
計 算 機 普 及 率 9.7% 20%
大 學 入 學 率 11% 20%
材料三: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農業部副部長尹成杰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去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差距擴大,城鄉收入比已由xx年和xx年的3.21比1和3.22比1擴大到3.28比1,絕對額的收入差距已經達到8172.5元。
(1)根據材料一圖表所示及所學知識,概述中國gdp發展的概況和原因?
(2)根據材料二回答xx大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什么?對人們社會生活會帶來哪些影響?
(3)材料三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是什么?
【教學反思】
根據課標要求與本課實際,確定了以情感教育和學法指導為核心的教學思路。同時,根據中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和能力現狀,讓學生先形成感性認識,利于學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學過程中,大量引用感性材料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以上都是本課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