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國家
第3課 國家 [教學目標]1.了解軍事民主制、國家等概念;理解氏族社會解體的原因、國家產生的原因和過程、國家的主要職能;理解生產力發展是私有制產生的原因,軍事民主制是氏族社會解體向國家演變的過渡形式,國家產生是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
2.教師提供材料,借助民族學和考古資料(包括傳說、神話),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體會國家的出現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學生理解國家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在分析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立足于文明進步、發展的大趨勢,并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初步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社會進步的原因。
3.引導學生理解國家的產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個巨大進步,理性地看待文明史中國家職能的兩重性,學會用歷史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問題。四大文明古國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應引以為自豪。
[重點與難點]
重點:國家產生的重大意義及其作用。
難點:國家產生的歷史根源。
說明:
1.作為文明的標志,國家的產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國家的形成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國家的產生使人類跨入文明階段。故為本課重點。
2.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理解國家產生的歷史根源;引導其從生產力發展導致貧富分化,進而出現階級,理解社會變革的經濟根源;從文明進步的角度剖析從氏族到軍事民主制再到國家產生的諸多原因。用史料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剖析國家產生的歷史根源,為本課難點。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2.提問:是否從人類誕生起就有國家?思考國家產生的原因。 3.簡要了解軍事民主制、部落聯盟內部的管理架構及其作用。 4.分析軍事民主制瓦解以及國家誕生的原因。了解國家與氏族社會的區別。
5.了解不同文明國家產生的不同途徑,進一步分析國家的職能。
6.思考、討論國家出現的作用和對文明的影響。 [資料附錄]
材料一:國,邦也,從口從或。——《說文解字》。
國家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階級受一個階級控制的機器。 ——列寧
國家是由很多人民組成的社會;永久占一塊一定的領土;不受外來的統治;有一個為人民在習慣上所服從的有組織的政府。——j•加納。
國家以維持秩序和完全以及增進公民的福利為主要目的,它擁有以武力作后盾的一整套法律制度來實現其目的,它在固定的地域內擁有主權,它行使權力限于這個地域內。國家的主權、領土、人口三個要素,是國家存在的前提。——《不利顛百科全書》。
材料二:17世紀易洛魁人母系氏族社會生活的描述
家戶的任何一個成員無論從狩獵或捕魚,或種植上獲得什么東西,都是共有的。在房屋之內,人們吃的是共有的食物,每棟房屋有若干火塘,一般是每四間房共一火塘,火塘在過道的中間……每個家戶受一個女家長管轄,她管理家戶的經濟。人們在這幾個火塘上把每天只做一餐的飯做好以后,就把女家長找來,她的責任是根據各個家庭的需要把食物從鍋內取出來分給他們。——摩爾根《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 材料三: 材料四:軍事民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