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太平天國運動教學案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少,人多則多分,人少則少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 —-《天朝田畝制度》
材料二 (農民全年收獲)除足斯25家每人所食可接靳谷外,余則國庫……(凡25家)中所有婚娶彌同喜事,俱用國庫,給錢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天朝田畝制度》
材料三 小弟楊秀清……奏為征辦米糧以裕國庫事:緣蒙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開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眾,宜廣積米糧,以儲裕國課。弟弟細思安徽、江西火糧廣有,宜領鎮守將佐在彼曉瑜良民,照舊資糧納稅。御照:胞等所議是也。即遣將佑施行,“欽此。” ——《楊秀清上洪秀全奏折》
請回答:
(1)材料一規定怎樣解決土地問題? (6分)
(2)材料二規定了怎樣的分配制度? (6分)
(3)材料三中“照舊資糧納稅”是一種什么政策?其實質是什么? (6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太平天國政策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6分)
14.閱讀下面兩幅圖,回答問題:
(1)結合圖及所學的歷史知識回答,太平天國前期和后期的革命綱領各是什么?哪一個更能反映農民的要求?
(2)這兩幅圖分別反映了怎樣的經濟主張?二者關系如何?
(3)哪一個文件符合和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什么?如何評價后期的革命綱領?
第13課 太平天國運動
參考答案
思考 1.①平等思想;②土地兼并嚴重;③要求絕對平等、平均的革命愿望。
思考2.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自私、狹隘、落后;②言之有理即可。
思考3.
(1)特點:①任務新:反封建的同時反對外來侵略;②思想新: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
(2)教訓: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由于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一、選擇題
1 - 5 aabac 6―10 bcbaa 11—12 dd
二、非選擇題
13.參考答案:
(1)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實行土地公有。(6分)
(2)實行一切產品歸“國庫”的平均分配制度。(6分)
(3)所謂“照舊資糧納稅”就是沿用清朝的舊制,向地主、自耕農按土地田畝數征收田賦。實質上是承認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6分)
(4)說明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土地公有、絕對平均分配土地和社會產品的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太平天國只能根據現實的社會狀況和國家財政需要來調整和實行自己的政策。(6分)
14.
(1)《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天朝田畝制度》。
(2)前者主張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絕對平均主義;后者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鼓勵私有制。二者是矛盾的。
(3)《資政新篇》。原因: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
這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資本主義改革方案,是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結晶。但未能反映農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加之缺少實施的必要的社會條件,所以并沒有真正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