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3. 《三字經》中所說“周轍東,王綱墮。”透視出的深層政治信息是
a.統治中心實現轉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體
c.君主權威發生動搖 d.社會倫理道德面臨崩潰
【解析】:選b。“周轍東,王綱墮” 指的是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后,王室威望低落,綱紀和政治地位每況愈下。諸侯們各自為王,為了擴張勢力彼此干戈相向,天下從此變得紛亂不堪。
所以反映出:當時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體。
4. 西周宗法制度是國家權力繼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礎,強調“親親”、“尊祖”與“敬宗”,希望凝聚宗族
力量。但宗法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無法繼續維持統治秩序。下列哪一現象可以說明這種變化?
a.宗廟祭祀活動頻繁,規模日大,導致民窮財困
b.邦國各自發展,親戚關系日遠,甚至相互兼并
c.強宗大族壟斷土地,使政府無法獲得足夠稅收
d.公卿大夫世襲,握有政權,促使官僚體制發展
【解析】:選b.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經濟基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宗法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無法繼續維持統治秩序其原因主要是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基礎發生變化的結果。符合這一原理的只有b.
5. 《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八年,伐陸渾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
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大小輕重……”這反映了當時
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國爭霸
c.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 d.列國內亂,諸侯兼并
【解析】:選c。 “鼎”作為一種禮器在西周時期是王位和權力的象征,楚王問鼎意在向周王室發出挑戰,企圖奪取王位,反映了這一時期分封制受到破壞,王權衰微。
6. 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a.以王位世襲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 b.以禪讓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
c.以分封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 d.以宗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
【解析】:選d。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是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表。
7. 讀右圖,公元前221年,我國政治文明歷程出現拐點,有關說明錯誤的是
a.從分裂割據到實現統一
b.從分封制發展為郡縣制
c.從封邦建國到中央集權
d.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
秦朝疆域圖
【解析】:選d。公元前221年嬴政并吞六國,完成統一,建立秦朝。確立了以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央集權制度。d項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反映了王位世襲制取代原始社會的禪讓制,是指夏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