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近代工業的艱難起步
——鄭觀應《盛世危言》
材料三 商民雖然入股,不啻途人,即歲終分利無非仰他人鼻息,而局費之當裁與否,司事之當用與否,皆不得過問。
——吳佐清《中國仿行西法紡紗織布應如何籌辦俾國家商民俱獲利益論》
材料四 舊股中甚有借本易產而買股者,多年官利無著,本剩七折,吃苦已極?傓k其事者,反躬自思,勿以人盡可欺耳!
——《申報•上?棽季衷诠珊┩恕肮珕ⅰ薄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清朝洋務派官僚實行“官督商辦”的目的與主要原因。
(2)簡要分析產生的弊端及原因。
(3)簡要分析官督商辦企業的性質、影響。
1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4年江海關道丁日昌密查:“內地商人買雇洋商火輪夾板船只,寫立筆據,多托洋行出面.赴領事衙門呈報更名入冊,領取船牌行駛,從未赴地方官報明立案!壯笊讨洠M出只須完稅,并無捐項,華商之貨,進出既應完稅,又須報捐。華商避捐,因托洋行。洋商圖利,愿為代報!
——《海防檔》
材料二 福建“間有商人向外國人雇買洋船,仍須與外國人合伙。是不僅資其管駕之力,實須購其修葺之料也。……是不過商人圖借洋船之便利,而洋人之稽查防范,不使內地商人竊擅其技,已可概見”。
——《海防檔》
請回答:
(1)早期中國輪船航運業是以什么形式出現的?為什么要采取這種形式出現?
(2)從中國輪船航運業艱難興起的史實中,可以反映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哪些規律性東西?
閱讀思考視窗
洋務運動是清王朝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采取的所謂“自救”運動。兩次鴉片戰爭的嚴重失敗,又有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的強大風暴,使清朝統治者處于風雨飄搖的困境。在這種形勢下,一部分封建官僚感到面臨著千古未曾有過的變局。祖宗走慣的老路已遠遠不能應付新的局面,必須探索新的出路,尋求新的對策,方能維持統治。
出路何在?他們看到,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擁有比中國舊式武器厲害得多的“堅船利炮”,外國軍隊的訓練有素,也遠勝于中國的綠營、八旗。他們在同外國侵略者的實際接觸中,還感到這些外國人與歷史上“入主中原”的“夷狄”不同,并不準備推翻清朝統治而取而代之。因此,他們主張在承認列強在華既得利益,力保中外“和局”的條件下,換取列強的支持,引進洋槍洋炮和西方某些先進技藝,求得“自強”,確保清朝統治。
請思考:洋務運動的出路怎樣?你從這種結果中得到什么認識?
參考答案:
1.b ①是傳統的官辦的特點,而官辦運動的企業是利用西方技術和先進的生產方式的近代企業。
2.b 安慶內軍械所是中國第一家官辦軍用企業。江南制造總局和上海發昌機器廠分別是洋務派最大軍用企業和民族工業企業。3.d前者是民族工業,產品投入市場銷售。后者是軍事工業,產品不投入市場,僅用于軍事。
4.b 洋務派具有地主階級的階級屬性,根本目的是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即清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