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第3課
△課標要求: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中央集權的發展——地方權力不斷 削弱 , 中央集權不斷 加強
1、西漢:中央集權削弱 → 中央集權加強
漢初實行 郡國并行 制 → 王國日 強 ,中央集權 削弱 → 景帝削藩 → “七國之亂” → 景帝平定“七國之亂” → 漢武帝頒布“ 推恩令 ”( 諸侯王死后, 嫡長子 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封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 郡 統轄。)
2、唐中期:設節度使 →——中央集權 嚴重削弱
△節度使:集地方行政、財政、軍事大權于一身,發展成為 割據 勢力,安史之亂后,形成一百多年的 藩鎮割據 局面,嚴重削弱了 中央集權 。
3、北宋:全面削弱地方——加強了 中央集權
軍事上:集兵權于 中央 , 抽精兵充實 中央 禁軍
①措施 行政上:派 文官 任地方官,設 通判 負責監督
財政上:地方賦稅的大部分由 中央 掌控
②特點:強干弱枝,守內虛外,重文輕武
③影響:改變了 藩鎮割據 的局面,加強了 中央集權 ;為北宋埋下了 積貧積弱 的禍根
4、元朝:實行 行省 制度,加強了 中央集權
河北 、 山西 、 山東 由中央直轄
①元朝的行政區劃 邊遠民族地區設 宣政司 進行管理
其余地區設 行省 → 路 → 府 → 州 → 縣
△行。喝Q“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
②行省制度的影響:
便利了中央對 地方 的管理, 加強了 中央集權 , 鞏固了 國家統一 ,是 省 制的開端。
△從漢到元中央集權發展的總趨勢怎樣?(答案置于標題“一”之后)
二、君主專制的演進——相權不斷 削弱 , 皇權不斷 加強
1、西漢:漢武帝削弱 相 權,加強 君 權
①原因:丞相 位高權重
②措施:重用身邊做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讓他們擔任 尚書令 、 侍從 等,參與 軍國大事 。
2、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尚書省 →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
3、隋唐:實行 三省六部 制
①結構和職責:
三省分權, 又相互牽制,削弱了 相 權, 加強了 皇 權
分工明確, 又相互配合, 提高了辦事 效率 。
4、北宋:分割了 相 權,加強了 皇 權
①宋初:設 中書門下 為最高行政機構, 最高長官為 宰相
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 行政 權
②后來:設 樞密使——分割宰相的 軍事 權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 財政 權
5、元朝:設中書省, 替代三省——相權 加強 , 皇權 削弱 。
△從漢至元,君主專制演進的總趨勢怎樣?(答案置于標題“二”之后)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官制度逐漸 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