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區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2)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潮:
① 以后。
②原因: 使黃河流域又一次遭到嚴重破壞。
③表現:大批北方人口大量涌入 及其以南地區。
④影響: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 大為提高。
(3)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三次高潮:
①時間: 之際。
②原因: 之亂
③影響:促進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3.影響:南遷的北人給南方帶去了很多新的風俗習慣,促進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發展。文化重心的南移.
思考2. 今天我國出現的人口遷移與古代中原人口的南遷有何不同?
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 人口的南遷。
(2)南方 相對穩定。
(3)南方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
(4)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2.過程:
(1)東晉、南朝時期:初步形成了 、 的作物體系;耕地面積和產量大幅度提高;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出現了人口上百萬的城市,如 。
(2)中唐以后:南方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 、 ,都在繼續加速發展,逐漸超過了 。
(3)南宋:北宋立國主要依靠東南的財富力量。宋朝都城南遷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經濟建設,經濟上 的局面完全確立。南方正式成為中國古代 。
3.影響:
經濟重心的南移也帶來了 的南移。自南宋起, 已成為人才密布區,有“財賦之地,人物淵藪”的說法。
思考2. 概述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知識拓展】
1. 黃河流域長期處于全國經濟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然條件優越,開發較早,人煙稠密,勞動力相對密集;
二是春秋戰國以來鐵農具和牛耕使用較為普遍;
三是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黃河流域和巴蜀地區興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2.江南經濟開發和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1)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以后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
(2)隋唐時期,江南的經濟繼續發展,隋朝開鑿大運河,轉輸江南財糧,反映了江南經濟的發展,但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說明當時經濟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亂以來,北方戰亂割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形成“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