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區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3)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更迭頻繁,混戰不已,而南方局勢相對安定,戰爭較少,北方人口繼續大量南遷,全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
(4)宋元時期,南方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發達的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宋代“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和元代大運河南糧北運、大都糧食供應“仰給江南”的史實,是經濟重心已經南移的有力證據。
3. 認識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明顯的特征
(1)原因:南方自然條件好;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北方戰亂,北民南遷,農業勞動力增加,并且帶去先進的工具和技術;統治階級為保證國用,調整政策,重視生產的發展;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對經濟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響。
(2)顯著特征:
①北方人民的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期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
(3)歷史啟示:
①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
②充分合理的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就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③經濟的發展必須得到統治者的重視。
【走進高考】
例1.(xx年,北京)促成南朝江南經濟開始趕上北方的最重要條件是:
a.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 b.水利工程的興修
c.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的傳入
答案:a
解析 本題屬最佳選擇題,b、d兩項的表述是在a項這個前提條件下,更能充分實現的,故選a。
例2:( xx年,全國 )從各主要時期江南得到發展的條件看,最有利的條件是
a.科技發展 b.政策調整 c.民族融合 d.階級斗爭
答案:c
解析 南朝時期、唐末和兩宋是江南得到發展的最重要時期,綜觀幾個時期,民族融合是其共同的條件,因民族融合有利于生產力的進步,封建化的進程,故又是最有利的條件。
【課時訓練】
一、單選題:
據《史記》記載,司馬遷根據漢代經濟分布的特點,將全國劃分為四大經濟區。請回答1~3題。
1.四大經濟區中,在漢唐時期居于全國經濟重心地位的是:①山東地區②山西地區③江南地區④龍門碣石以北地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漢代經濟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點是
a.沿長江流域東西延伸 b.沿黃河流域東西延伸
c.沿長城兩側東西延伸 d.沿運河由北向南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