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區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3)材料三中的歷史現象對當時及以后的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1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史記》
材料二 (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
——《宋書》(記載南朝劉宋王朝的歷史)
請回答:
(1)從漢代以前到南朝時期,我國江南經濟的發展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導致這一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哪幾次重要的人口南遷的移民潮?
第3課 區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5 abdcb 6―10 dbccb 11—15 ccddc
二、非選擇題
16.
(1)材料一反映的是:為逃避戰亂,北方居民紛紛遷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亂導致中原荒涼殘破,人口大量減少;材料三反映的足:與北方的情況相反,南方人口數量劇增。
(2)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所造成的破壞主要在北方,南方戰亂較少.相對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遷。
(3)導致我國人口的大遷移,改變了我國人口的分布狀況;給南方帶來了勞動力,促進南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解析:該組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亂后.北方戰亂較多,北方人大量南遷,江南人口大量增加,由此促進了江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7.
(1)漢代江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有了較大發展。
(2)導致這一變化的因素主要有:生產力水平提高,社會環境穩定,政治重心南移,自然條件較好等。
(3)我國歷史上出現過三次人口南遷的移民潮:兩晉之際,安史之亂后,兩宋之際。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材料的背景,即注意《史記》《宋書》所反映的時代。
參考答案:
1.a 在漢代,山東地區和山西地區長期居于全國經濟重心地位。
2.b 唐宋之前,黃河流域一直是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
3.d 自然條件、開發早晚、人口密度、生產技術水平都是我國古代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4.c 我國人口流動的主流趨勢是由北方流向南方。
5.b 安史之亂和金軍南下是造成這次人口南遷的重要原因。
6.d 生產力的發展,即南方地區勞動力的補充以及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的引進,是江南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7.b 中唐以后,江南經濟逐漸超過北方。
8.c 南宋初年的人口遷移進一步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完成。
9.答案:c
10.解析:兩漢時江南大部分地區人口稀少。西漢時的山東包括現今的諸多省份和地區,是當時最大的糧食產地。答案:b
11.解析 聯系時代背景分析,可以更準確的把握材料解析.唐以前人口的遷移多是因為少數民族的內遷和北方戰亂,而語言等民族融合的現象是人口遷移作用的表現.。答案:c
12.解析 最主要的影響是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南方人口增加屬于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生態破壞是一個重要方面,但不是主流;文化中心的南移是經濟重心南移影響下的產物。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