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高中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案 >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精選8篇)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發布時間:2022-12-12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精選8篇)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1

  第12課 

  △課標要求:

  列舉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日本和八國聯軍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一、甲午中日戰爭

  1、背景:

 、偃毡厩秩A蓄謀已久——根本原因

 、诔r爆發農民起義——導火線

  2、經過:

 、俦l:豐島海戰

  平壤戰役——日軍占領平壤

  黃海戰役——日軍控制 制海 權

  遼東戰役——日軍制造了 旅順 大屠殺

  威海衛戰役——北洋水師 全軍覆沒

  3、結果:中國慘;簽訂《 馬關條約 》——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大大 加深了

  ↓

  內容 影響

  割三地: 中國臺灣 、 澎湖 列島、 遼東 半島 中國領土損失嚴重, 刺激了列強 瓜分中國 的野心

  賠兩億:白銀2億兩 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 負擔          

  開四埠: 重慶 、沙市、蘇州、杭州 列強進一步深入中國 內地

  許設廠:允許日本在 通商口岸 設廠 嚴重阻礙了中國 民族資本主義 發展

  △《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 勢力范圍 ”, 掀起“ 瓜分中國 ”狂朝

  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借口:鎮壓 義和團 運動

  2、經過:八國聯軍入侵中國 →← 中國軍民英勇抗擊( 廊坊 之戰,迫使八國聯軍退回 天津 )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 慈禧攜光緒倉皇出逃 → 慈禧在出逃途中下令鎮壓 義和團 并部署與聯軍 和議 → 八國聯軍與清軍共同鎮壓義和團(中外反動勢力再次 勾結 ,鎮壓人民反抗)

  3、結果:清政府戰。缓炗啞 辛丑條約 》(19xx年)

  ↓

  內容 影響

  賠款:白銀 4.5億 兩  加重了 中國人民 的負擔

  設立“ 使館界 ” 成為列強策劃侵略中國的 大本營

  拆毀 炮臺 , 允許 駐軍  清朝腹地置于列強 武裝 控制之下

  禁止人民 反帝  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 工具

  改總理衙門為 外務部  列強以 外交 途徑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控制

  《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 完全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階段 標志

  開始形成  鴉片 戰爭(或《 南京條約 》的簽訂)

  程度加深  第二次鴉片 戰爭 (或《 天津條約 》和《 北京條約 》的簽訂)

  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 戰爭(或《 馬關條約 》的簽訂)

  完全形成  八國聯軍侵華 戰爭(或《 辛丑條約 》的簽訂)

  △隨堂練習——《全品》第12課“典題探究”(見《全品》第12課,略)

  △作業:《全品》課時作業(十二)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2

  第12課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與理解:

  識記: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黃海海戰、中國臺灣反割臺斗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義和團與清軍的抵抗。

 。2)綜合應用與拓展:

  a.分析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近代中國受屈辱的原因

  b.結合現實問題,探討近代中國的歷史所帶給我們的啟示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課前自學、搜集資料、分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網絡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2).在本課時實施研討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辨證觀、主次矛盾觀、聯系法、對比法;

  (3).情感體驗:民族自尊心、痛恨罪惡、追求正義與和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明確戰爭性質,將其升華為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和民族責任感。

  (2).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祖國的未來,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和堅定的使命感。

  【重點】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簽訂的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難點】

  結合條約的內容分析戰爭的影響

  【感悟與思考】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以壯國威”,你知道這幅對聯說的是誰嗎?至今,這位中華民族的英雄依然威嚴地屹立在黃海海面上。你看:他頭戴花翎,手舉望遠鏡、海風獵獵,披風飄飄;他曾有過兩次獲救的的機會,可是,他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我在陣地在”的豪邁篇章。……今天,如果你來到劉公島,你會看見他——鄧世昌,一位中華民族的英雄男兒!

  思考與判斷:為什么說日本發動這場甲午中日戰爭是蓄謀已久的?

  【知識梳理】

  一、  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 

  1.時間:1894年7——1895年2月

  2.背景:明治維新后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對外侵略擴張野心不斷膨脹,制定了“大陸政策”,利用朝鮮爆發起義,挑起戰爭

  3.經過:主要戰役及民族英雄

 。1)豐島海面之戰

 。2)平壤戰役——左寶貴

 。3)黃海大戰——鄧世昌

 。4)旅順、大連戰役

 。5)威海衛戰役

  4、結果:中國慘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1)內容:割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

 。2)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

  5.中國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二、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

  1.八個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2.《辛丑條約》內容及其影響

 。1)內容: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不許中國人居住,允許名國駐兵保護;拆毀北京至大沽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2)影響:標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

  3.義和團與清軍愛國將士抵抗八國聯軍侵華的斗爭

  【鞏固總結】

  1.為什么說《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簽訂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此題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分析:

 。1)《南京條約》中被迫割讓香港島,中國的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馬關條約》割讓了中國臺灣、遼東半島、澎湖列島以附屬島嶼,并且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此后,帝國主義各國相繼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2)《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銀元,而《馬關條約》則賠款2億兩白銀。清政府為償付巨額賠款,一方面加緊搜刮人民,另一方面大借外債,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  

 。3)《南京條約》開放東南沿海五口通商,《馬關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進一步向內深入。

  (4)《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適應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要求,西方列強援引“利益均沾”條款獲取同樣利益。他們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榨取巨額利潤,并且利用關稅特權,嚴重排擠和摧殘著中國的民族工業,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由以上四個方面比較可以看出,《馬關條約》在每個方面對中國的侵略都比《南京條約》更加深化,它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劾1]從《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出列強侵華的主要趨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a.從經濟侵略到政治侵略          b.從開埠通商到割占領土

  c.從單獨侵華到共同侵華          d.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解析]不同時期條約的內容,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不同階段的需求!赌暇l約》簽訂于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處于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列強的侵略方式主要是對外進行商品輸出。而《馬關條約》簽訂時的19世紀末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這一時期列強對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在于進行資本輸出。

 。鄞鸢福載

  2.列舉19世紀列強發動的四次大規模侵華戰爭及其對中國歷史發展最主要影響。

 。1)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例2]《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完全確立,這主要是指

  a.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b.帝國主義直接控制了中國的內政外交

  c.清政府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      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解析]所謂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完全確立,指的是清政府將所有的國家主權都喪失殆盡,但依然又保留了政府機構,完全成為列強侵略中國的工具。

  [答案]c

  3.如何評價義和團提出的“扶清滅洋”口號

 。1)這個口號是在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形勢下提出的。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化,即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最主要矛盾。表現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仇恨,因而能吸引和動員廣大群眾反抗帝國主義侵略。

 。2)局限性:“滅洋”具有盲目排外,“扶清”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人們對清政府施展種種陰謀手段的警覺,最后上當受騙,被清政府所出賣,成為義和團的一個沉痛教訓。

 。劾3]下列結義和團“扶清滅洋”口號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具有樸素的愛國意識    b.帶有籠統排外性質

  c.導致對清政府放松警惕   d.反映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劢馕觯荼臼强疾閷W生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結合義和團運動興起的背景進行分析、評價。此題可用排除法來解決。d項的迷惑性最強,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確實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但“扶清”卻不能反映當時中國社會依然存在的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這一組主要矛盾。

 。鄞鸢福載

  【小結】

  學習歷史、反思歷史、借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開創未來。今天,我們學習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這段歷史,就是要以史為鑒,吸取經驗教訓,這樣,先輩所受的屈辱和所流的血淚才是有價值的。也只有如此,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發展潮流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和平崛起的宏偉目標。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3

  12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思維視角

  ◆日本一些歷史學家認為:1894年的中日沖突,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說明你的理由。

  ◆歷史學家認為:《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賣國條約。試結合兩個條約的內容證明這一觀點。

  ◆有人認為甲午中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說明理由。

  ◆有人認為中日關系的逆轉,是從甲午之役開始的。試結合史實分析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

  ◆有人認為近代西方列強發動的大規模侵華戰爭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最相似的,你認為呢?說明你的理由

  ◆有的人認為義和團運動阻礙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有的人卻認為義和團運動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你認為呢?

  ◆許多人認為《辛丑條約》是清政府的賣身契,你認為呢?

  ★圖片說明

  ◆鄧世昌

  鄧世昌生前任北洋水師兩大主力艦之一的致遠號巡洋艦管帶(艦長)。按北洋水師相關資料記載,鄧世昌的武官階級是總兵。在清代,武官的副都統和總兵為正二品大員(相當于中將),故鄧世昌的官銜是非常高的。他的月薪是官俸1584兩,船俸2376兩,合計3960兩。按光緒年間推算,當時大米每斤價格15文,折銀0.015兩;食鹽每斤35文,折銀0.035兩;豬肉每斤40文,折銀0.04兩。以此估算:光緒年間一兩銀子在今天的購買力約合人民幣100—150元。故鄧的月薪折合人民幣40—60萬元,待遇是相當高的。

  鄧世昌在1894年9月17日海戰中捐軀報國。致遠艦因艦體受傷藥斷絕。而鄧世昌沉著鎮靜,指揮部下“快車”沖向日先鋒指揮艦吉野,決計同歸于盡。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魚雷攻擊,致使致遠艦沒入黃海。鄧世昌墜落海中后,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并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于海,義也,何求生為!”,所養的愛犬“太陽”亦游至其旁,口銜其臂以救,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沒于波濤之中,全艦300余名官兵僅余7人。舉國上下一片悲憤,威海百姓自發出海打撈英雄們的尸體,當地流傳著“通商賣國李鴻章,戰死沙場鄧世昌”的歌謠。

  海戰失利,朝廷震動。光緒皇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并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謚號,追封“太子少!,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也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折合人民幣1000—1500萬元)以示撫恤。這說明,鄧世昌死后,清政府給予其的褒獎和待遇也是非常高的。

 。ㄗⅲ亨囀啦o念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寶崗大道龍珠直街龍蜒里2號)

  ——轉引自《鳳凰網》

  ◆甲午中日戰爭示意圖

  從此圖中可以得出以下信息:戰爭時間、戰場范圍、主要戰役、攻守態勢。

  ◆法國明信片上列強在瓜分中國

  這是19xx年法國法行的的明信片,圖中象征中國的龍和清朝官員正在受一伙持刀人的宰割。它以漫畫的形式,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在《馬關條約》的刺激下,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情景。

  ◆官與民之負擔

  作者馬星馳(1873—1934)。漫畫反映了中國人民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沉重壓迫與剝削。

  ★課文注釋

  ◆北洋艦隊

  又稱北洋水師、北洋海軍,是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軍(另兩支為福建水師、南洋水師)中實力和規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師1888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它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

  北洋水師序列

  北洋大臣:李鴻章;提督:丁汝昌;總教習:瑯威理、漢納根

  鐵甲艦

  定遠 (管帶:劉步蟾)

  鎮遠(管帶:林泰曾)

  巡洋艦

  致遠 (管帶:鄧世昌)、靖遠(管帶:葉祖珪)

  經遠(管帶:林永升)、來遠(管帶:邱寶仁)

  超勇(管帶:黃建勛)、揚威(管帶:林履中)

  濟遠 (管帶:方伯謙)、平遠(管帶:李和)

  ◆旅順大屠殺

  史稱“旅順慘案”。中日甲午之戰后期,日本陸軍攻入旅順后進行了3天的屠城,時間大約是1894年11月18日或往后,屠殺我手無寸鐵的百姓約18000多人,加上逃亡的全城最后僅余數十人。日軍屠城后焚尸滅跡,為欺騙世人,還立“清國陣亡士兵之墓”的木碑。1898年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后,清旅順地方官顧元勛組織將同胞遺骸整理安葬,建“萬忠墓”。19xx年—19xx年日俄戰爭后的日本統治時期又遭破壞,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后重新整理,建墓園懸巨匾“永矢不忘”,還新建了紀念館,提醒后人不忘近代中國的這段血淚歷史。1997年“萬忠墓”紀念館成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xx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資本輸出

  是指壟斷資本主義為獲得高額利潤用過剩資本向其他國家投資或貸款,是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后對外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以中國為例,資本主義列強對華經濟侵略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以商品輸出為主,但也開始了早期的資本輸出。19世紀末期后,西方侵華以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

  ◆義和團

  19世紀末山東、直隸一帶反對外國侵略的群眾組織。由義和拳、梅花拳以及大刀會等民間秘密結社互相組合、滲透,在反教會斗爭中發展而成。義和團的名稱初見于山東巡撫張汝梅的奏折(1898年6月),奏折中說直隸、山東交界東明、冠縣等地的“義民會即義和團”,練拳以“保衛身家,防御盜賊”。在1899~19xx年群眾性反教會斗爭中,多數民間秘密結社相繼采用“義和拳”或“義和團”旗號,由地區群眾性的組織逐漸匯成大規模的義和團運動。

  ◆“扶清滅洋”

  “扶清滅洋”的口號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趙三多、閻書勤等領導山東冠縣人民舉行反教會斗爭之時,其所用旗幟即標“扶清滅洋”四字。此后多數義和拳組織皆用為反帝斗爭的口號。這個口號鮮明地反映出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挽救民族危亡的強烈愿望和要求,對于動員和吸引更多的人參加義和團的斗爭有一定作用。在此之前,四川大足起義軍于1898年春夏間提出“順清滅洋”的口號。同年在湖北、云南的反教會斗爭中也出現了“保清滅洋”的口號。這類口號在不同地區、不同組織中相繼出現,與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密切相關!胺銮濉钡闹饕x,可從義和團的有關文告中得到解釋!读x和團告白》:“保護中原,驅逐洋寇”;《增福財神告白》:“上能保國,下能安民”;《馬蘭村坎字團告示》:“扶清滅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國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農夫而護村坊!笨芍胺銮鍦缪蟆钡闹饕x是扶保中國,而不單單是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正如義和團揭帖所說:“先拆電線桿,后拆火車道,殺盡外國人,再與大清鬧!”(《義和團運動史料叢編》第1輯,第133頁)但是“扶清滅洋”又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口號!胺銮濉钡奶岱ǎ谝欢ǔ潭壬下楸粤宿r民群眾對清朝統治者施展陰謀手段的警覺!皽缪蟆钡奶岱,說明義和團運動存在籠統排外思想!胺銮鍦缪蟆钡目谔,不是農民群眾對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作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給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帶來一定消極作用。

  ◆八國聯軍在北京的暴行

  燒殺: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儀鸞殿(后為懷仁堂),其內藏有珍寶極多。不久該殿即遭焚毀,據稱這是偷盜者縱火滅跡!(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殺人無算,……但聞槍炮轟擊聲,婦稚呼救聲。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驅華人舁而埋之,畚鍤既畢,即將舁尸之人盡行擊斃,亦埋坑中!蠹s禁城之內,百家之中,所全不過十室。今高門大宅,尚有虛無一人而遺尸未斂、蛆出戶外者。雖青屑、揚州十日記,何以過之!”(《緣督廬日記》)

  搶掠:侵略軍攻陷北京后,“曾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浜蟾^以私人搶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質損失甚大,但其詳細數目,亦復不易調查!薄(皇宮)最大部分可以移動之貴重物件,皆被搶去!(瓦德西《拳亂筆記》)第二次鴉片戰爭劫后殘余的《永樂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冊”。此外,遺失的珍貴圖書“經史子集等,共四萬六十余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庚辛紀事》)

  凌辱婦女:“聯軍嘗將其所獲婦女,不分良賤老少,盡驅諸表背胡同,使列屋而居,作為官妓。其胡同西頭,當徑設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東頭為出入之路,使人監管,任聯軍人等入內游玩,隨意奸宿!(《拳事雜記》)貴族崇綺,“其眷屬盡為聯軍所拘,驅諸天壇,數十人l###j之!(《庚辛紀事》)

  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供認:“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又因搶劫所發生q###j婦女之殘忍行為,隨意殺人、無故放火等事,為數亦屬不少!

  列寧在《論沙皇參加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一文中憤怒指出:“它們盜竊中國,就像盜竊死人的財物一樣,一旦這個假死人試圖反抗,它們就像野獸一樣猛撲到他身上。它們殺人放火……槍殺和刺死手無寸鐵的居民和他們的妻子兒女……這些勝利,與其說是戰勝了敵人的正規軍,不如說戰勝了中國的起義者。”

  ◆東交民巷“使館界”

  咸豐十年(1860),清朝分別與英、法、美、俄國簽訂《天津條約》,規定各國可派公使常駐北京,各國公使紛紛來華,覓地設置使館,所得使館面積不等。后至者為互相照顧而不愿與先來者的館址遠離。既然容納外國駐使,清朝也不愿見其散居各地。于是各國使館聚集于正陽門、崇文門之間內城地區,即在商民雜居的東江米巷。這一地區先后建立了英、俄、德、法諸國的使館,東江米巷隨之更名為東交民巷。東交民巷,成為了使館的代名詞。人煙阜盛,商業繁熾,一時無比繁華。   

  《辛丑條約》后的東交民巷成為一個“國中之國”。

  《辛丑條約》第七款規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并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亦可自行防守”,劃定使館界,確定四至范圍,南到東城根、北到東長安街、西至東交民巷西口(戶部街)東到崇文門大街。清朝政府一度要求保留祭祖的堂子和衙署為辦公之用,列強只答應保留吏、戶、禮部和宗人府,其余一律搬遷。各國將使館區道路,也改稱外國名,并用外文書寫,東交民巷就改名legationstreet(使館大街)。中國人則被禁止通行,除非付費,直到1949年。

  由于義和團事變刺激,列強在使館區周圍廣筑高墻,上面設置炮臺、碉堡,下面挖有壕溝,墻上則有瞭望孔和槍眼。在出入口設有鐵門、崗哨,由各國派軍隊駐守,因南面有城墻、護城河做為屏障,東北西三面一切障礙均被拆除,便于守衛和兼做操場之用,東交民巷儼然為國際兵營。德奧兩國駐軍在巴黎和會后撤退,俄國則在1917年蘇聯成立后自動撤退,英國在1940年撤退,日美意法駐軍權則在抗戰勝利后收回。1943年國民政府與英、美等國簽訂“平等新約”,正式將使館區行政管理權移交國民政府。

  1950年,新中國驅逐了在東交民享的一切外國勢力,完全收回了國家主權。

  ★閱讀拓展

  ◆西方人筆下的日軍旅順大屠殺

  英國海員詹姆斯·艾倫在《在龍旗下——甲午戰爭親歷記》中寫道:“只見那池塘岸地,立滿了日本兵,趕著一群逃難人逼向池塘里去。那水里斷頭的、穿胸的、破腹的,攪作一團,湖水被血染紅了。”“日本兵追逐逃難的百姓,用槍桿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對跌倒的人更是兇狠地亂刺。在街上行走,腳下到處可踩著死尸!薄疤旌诹耍罋⑦在繼續進行著。槍聲、呼喊聲、尖叫聲和呻吟聲,到處回蕩。街道上呈現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臥著肢體殘缺的尸體;有些小胡同,簡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軍用刺刀穿透婦女的胸膛,將不滿兩歲的幼兒串起來,故意地舉向高空,讓人觀看!

  美國《紐約世界》記者克里曼于11月24日(日軍攻占旅順后第四天)從旅順發回國內的一篇通訊中說:“我見一人跪在兵前,叩頭求命。兵一手以槍尾刀插入其頭于地,一手以劍斬斷其身首。有一人縮身于角頭,日兵一隊放槍彈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斬之,幾成兩段。有一難民在屋脊上,亦被彈打死。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槍尾刀刺插十余次!薄皯鸷蟮谌,天正黎明,我為槍彈之聲驚醒,日人又肆屠戮。我出外看見一武弁帶兵一隊追逐三人,有一人手抱著一無衣服的嬰孩,其人急走,將嬰孩跌落。一點鐘后,我見該孩已死,兩人被槍彈打倒。其第三人即孩子之父,失足一蹶,一兵手執槍尾刀者即刻擒住其背。我走上前,示以手臂上所纏白布紅十字,欲救之,但不能阻止。兵將刀連插伏地之人頸項三四下,然后去,任其在地延喘待死!薄按稳(11月24日)我與威利阿士至一天井處,看見一具死尸。即見兩兵屈身于死尸之旁,甚為詫異。一兵手執一刀,此兩人已將尸首剖腹,刳出其心。”“旅順全境人民盡為日人殘殺,連日屠戮手無軍器及非抗敵之居民多至無數,殘體死尸堆滿街衢,我目下執筆書此,仍聞槍彈之聲!

  英國法學家胡蘭德在他的《關于中日戰爭的國際公法》中說:“當時日本官員的行動,確已越出常軌。他們從戰后第二天起,一連四天,野蠻地屠殺非戰斗人員和婦女兒童。在這次屠殺中,能夠幸免于難的中國人,全市中只剩36人。而這36人,完全是為驅使他們掩埋其同胞的尸體而留下的!薄捌渲杏幸粋叫鮑紹武的人說:‘我們來參加收集尸體時,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慘的是,有一家炕上,母親身邊圍著四五個孩子,小的還在吃奶就被捅死了。’”

  ★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聯系甲午中日戰爭,談談你讀這首詩的感想。

  思路引領:逐句分析詩中的含義,然后再談自己的感受。

  答案提示:這首詩情感充沛,反映了甲午中日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即將開始的歷史現實,寄托了詩人無限的惆悵和悲涼,也反映了詩人此后投身于變法維新、救亡圖存,甚至不惜以一死來喚醒世人的重要原因。

  ◆學習延伸

  有人說:“中日關系的逆轉,是從甲午之役開始。”閱讀上面材料,試從賠款的角度,分析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 

  思路引領:結合材料中給出的日本在甲午戰后獲得的賠款總額及其使用,分析19世紀末中日在哪些方面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答案提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原因如下:

  ①中國賠款數額巨大,不可能憑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內償付這些賠款,因此只有向歐美列強大舉借債。中國政治經濟因此進一步受列強控制,中國經濟因此倍受摧殘。而日本的資本主義經濟起步較晚,這筆錢無疑促進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日本把這筆巨款的絕大部分用于發展軍事力量,使日本軍隊的實力暴增。以海軍為例,甲午戰爭時中日海軍實力大體相當,日本略占優勢;但在十年之后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打敗俄國海軍,已經儼然躋身于世界海軍強國之林。陸軍的發展也極為迅速。日本在日俄戰爭以后被承認為亞洲乃至世界軍事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儼然名列世界五強之一。

  ③教育基金雖然比例不高,但總額仍然巨大,將近1160萬日元。這筆錢幫助日本在20世紀初迅速實現了六年制的小學義務教育,為日后日本教育興邦奠定了基礎。

  19世紀末以后,中國與日本的差距越拉越大,主要表現在教育落后、人才凋敝、政局混亂、軍閥割據混戰、國家軍事實力與列強相比不堪一擊等等。由于日本憑借甲午戰爭賠款大力發展軍事和教育,效果良好,因此,“中日關系逆轉始自甲午戰爭”的說法有一定道理。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4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教案

  一.甲午中日戰爭

  1.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后,蓄謀侵略中國。

  【易錯點】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統治者借口朝鮮事變而蓄意發動。

  2.過程

 、偃哲姕蕚洌1894年,朝鮮爆發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機派大軍入侵朝鮮。起義被平息后,日本拒絕清政府關于中日同時撤軍的建議,反而繼續增兵,蓄意挑起戰爭。

  ②戰爭爆發:1894年7月,日本艦隊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挑起戰端。8月,清政府迎戰。這一年農歷甲午年,所以,歷史上稱這次戰爭為甲午中日戰爭。

 、弁顺龀r:清軍在朝鮮平壤陸戰失利,退回國內。

 、茳S海大戰

  a.中方損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

  b.李鴻章為保船避戰,命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港,不許出海迎敵。

  c.日軍乘機控制黃海制海權。

 、葸M攻中國

  a.日軍進攻中國遼東和山東半島,占領大連、旅順等地。

  b.1895年初,日軍攻占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易錯點】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于:朝鮮海域。

  【易錯點】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不久中國就喪失了制海權,主要是因為:清政府腐朽。

  3.結果:甲午中日戰爭以清軍慘敗告終。1895年4月,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賰热

  a.割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b.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

  c.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d.日本可以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記憶方法:割賠開廠。

 、谟绊

  a.使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進一步遭受嚴重損失。

  b.巨額賠款,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c.新通商口岸的開辟,使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

  d.允許外國在華投資設廠,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e.在《馬關條約》的刺激下,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f.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易錯點】《馬關條約》中,最有利于列強在華經濟擴張的條款是: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問題】日本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過程中,壟斷集團和軍閥集團相互勾結,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極大鼓吹對擴張;戰前日本制定了所謂“征韓侵華”的大陸政策,積極準備發動侵略戰爭,因此這場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的。

  【問題】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影響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維新后,成為亞洲強國,大力推行“征韓侵華”的大陸政策,決定中日戰爭勢必發生。

  ②19世紀末,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

 、壑袊饨浜,清政府腐敗無能,軟弱可欺,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

 、艹r農民起義是導火線。

  2.影響

 、儇撁嬗绊懀杭础恶R關條約》的影響。

 、谡嬗绊

  a.甲午中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真正覺醒的開端,改革成為全社會一一致的呼聲。

  b.孫中山開始建立革命團體,發動推翻封建統治的斗爭。

  c.清政府開始進行改革,變法維新的主張開始得以實施。

  d.清政府決定編練新軍。

  【易錯點】《在《馬關條約》中,最能體現出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是哪一項?原因是什么?

  1.最能體現出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是: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立工廠。

  2.原因:這主要要從資本主義本身發展階段去考慮。資本主義國家本身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決定其對外侵略相應進入新階段。《馬關條約》簽訂于19世紀末,這時的資本主義國家已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這就是“新階段”的含義(即帝國主義要求的是資本輸出和侵略瓜分世界)。

  同時,這一項也是最能體現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特征的變化。列強利用這一條,在中國“合法”地“經營了許多工業”,以便直接利用中國的原料與廉價勞動力,并以此對中國的民族工業進行直接的經濟壓迫,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所以,這一項也是對中國民族工業(或說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最為不利的一項。

  【易錯點】從《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反映出列強侵華的發展趨勢是: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易錯點】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

  1.商品輸出: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品到國外市場傾銷,獲取利潤。

  2.資本輸出:帝國主義為獲得高額利潤對國外的貸款和投資。

  【問題】結合日本的地理、歷史狀況分析日本富有侵略性的原因?

  1.地理:日本是島國,多地震,資源短缺,市場狹小,因此日本統治者從一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開始就強烈意識到,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對擴張,掠奪鄰國的土地和資源,建立獨占的銷售市場。日本的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和朝鮮。

  2.歷史:明治維新后的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許多武士出身的改革派成了新官僚集團的重要成員,封建武士道精神和資本主義的侵略要求結合起來,形成了窮兵黜武的擴張特征。

  例題:19世紀末,有人題楹聯于京師:“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楹聯所指的戰爭是( c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例題:在《馬關條約》中,是有利于列強對華經濟擴張的條款是( c )

  a.開辟新的內河航線    b。在蘇杭富庶地區開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許日本在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給予日本巨額賠款

  例題:從《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出列強侵華的主要趨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d]

  a.從經濟侵略到政治侵略    b。從開埠通商到割占領土

  c.從單獨侵華到共同侵華    d。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劢馕觯莶煌瑫r期條約的內容,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不同階段的需求!赌暇l約》簽訂于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處于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列強的侵略方式主要是對外進行商品輸出。而《馬關條約》簽訂時的19世紀末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這一時期列強對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在于進行資本輸出。

  【問題】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

  1.主觀方面:清政府力量弱。

  2.客觀原因:日本實力強大,準備充分。

  3.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政府清政府打不過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

  4.外部原因:帝國主義力圖瓜分世界,支持日本侵略中國。

  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反分中國的狂潮。

 、陔S著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日益加深。

  ③由民間組織義和團發動的反帝愛國運動,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到19xx年春夏間在京津地區形成高潮。

  【易錯點】義和團運動興起的主要原因是: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2.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

  【問題】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

  1.根本原因:進一步加緊對中國的侵略。

  2.直接原因: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易錯點】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帶有盲目仇外的弱點。

  【易錯點】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不同于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容是:以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為直接目的。

  例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不同于兩次鴉片戰爭的是( c )

  a.威脅到清朝統治的中心——京津地區    b。遭到中國軍民的英勇抵抗

  c.以鎮壓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為其直接目的    d。試圖以武力實現其侵略目標

  3.過程

 、侔l動戰爭

  a.19xx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合發動侵華戰爭。

  b.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

 、陬B強阻擊

  a.在廊坊附近,義和團和清軍愛國官兵頑強阻擊八國聯軍。使八國聯軍退回天津。

  b.天津的義和團和清軍愛國官兵也英勇打擊侵略者。

 、酃ハ荼本

  a.八國聯軍增派兵力,19xx年7月,占領天津。隨后再次向北京進犯。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b.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設在北京紫禁城內。

 、芡讌f投降

  a.慈祥太后攜光緒帝倉皇出逃。

  b.慈祥太后在途中命令清軍嚴厲鎮壓義和團,并部署與侵略者“議和”。

  4.結果:19xx年9月,簽訂《辛丑條約》。

  ①內容

  a.清政府賠償各國白銀共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以關稅和鹽稅作抵押。

  b.在北京東交民巷設“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國駐兵保護。

  c.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海岸線的戰略要地。

  d.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

  e.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記憶方法:改兵民禁賭。

 、谟绊

  a.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使中國稅收受到列強控制。

  b.“使館界”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成為列強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c.清朝腹地京津地區至山海關廣大地區,置于列強武裝控制之下。

  d.懲辦支持義和團的官員,改設外務部,列強通過外交途徑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控制。

  e.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清廷墮落為“洋人的朝廷”。

  f.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易錯點】1898年,義和團運動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員的支持,這主要是因為它:以打擊西方侵略者為主。

  【易錯點】《辛居條約》規定清政府必須拆毀北京至大沽[之間的炮臺,外國列強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中國的京津地區。

  【易錯點】《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完全確立,主要是指: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易錯點】最能反映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的是: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

  【易錯點】清政府已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條約》簽訂后。

  【易錯點】導致清政府在歷次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問題】了解中外反動勢力在鎮壓人民反抗上的共同點,認識到它們逐漸勾結在一起。

  例題:《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完全確立,這主要是指[答案]c

  a.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b。帝國主義直接控制了中國的內政外交

  c.清政府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    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劢馕觯菟^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完全確立,指的是清政府將所有的國家主權都喪失殆盡,但依然又保留了政府機構,完全成為列強侵略中國的工具。

  例題:19xx年8月15日,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他們對義和團乃至平民百姓進行了瘋狂屠殺,大批官署、寺廟、民屋被付之一炬,紫禁城、三海頤園、壇廟陵寢、官署民屋等處大量珍寶財富、文物古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北京第二次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洗劫,第一次是在( b )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

  例題: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下列條約中,賠款最多的是( a )

  a.《辛丑條約》    b。《北京條約》    c!恶R關條約》    d!赌暇l約》

  例題:外國列強在中國取得下列特權,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是( c )

  ①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外國人可以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③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駐軍    ④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例題:瓦德西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表明列強( d )

 、俟戏种袊挠媱澠飘a    ②已放棄滅亡中國的企圖    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華治華    ④看到了中國人民的不屈斗爭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問題】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原因

  1.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及力量弱小。義和團運動是農民自發的反帝愛國運動,沒有統一的指揮。

  2.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3.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或說沒有先進階級領導)

  4.外部原因:帝國主義幫助清政府鎮壓義和團運動。

  【問題】在屢遭侵略的封建社會后期,農民作為中國革命和社會變革的主力軍,依然是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由于農民的階級局限性,不能制定科學的革命綱領,其失敗也是歷史的必然。歷史證明,農民階級不可能自已解放自己,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作為無產階級忠實的同盟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問題】正確認識帝國主義侵華在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苦難同時,對封建自然經濟解體所起的積極作用,認識到這是建立在非正義基礎之上的客觀進步性。

  【問題】列強在不同歷史時期侵華目的、侵華特征、侵華方式的變化

  1.侵華目的的變化

 、倭袕妼χ袊那致,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兩次鴉片戰爭以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為目的,反映了工業革命后列強要求擴大商品傾銷的愿望。

 、诩孜缰腥諔馉幨侨毡驹谖鞣搅袕娭С窒缕髨D征服朝鮮,入侵中國而挑起的侵略戰爭,目的是擴大資本輸出,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③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則以鎮壓義和團和瓜分中國為主要目的,是列強進行資本輸出和企圖瓜分中國領土的必然反映。

  2.侵華的基本特征

  ①從戰爭的發動者來看,經歷了由一國到多國的變化,也反映了近現代國際關系由以歐洲為中心向它的兩側轉移的變化趨勢。

  ②從戰爭的影響來看,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一次比一次嚴重。

  3.侵華方式的變化

 、偌孜缰腥諔馉幥埃陨唐份敵鰹橹鳎Y本輸出為輔。

 、诩孜缰腥諔馉幒螅再Y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

  【問題】列舉19世紀列強發動的四次大規模侵華戰爭及其對中國歷史發展最主要影響。

  1.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問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近代不平等條約與中國半殖民幸封建社會的形成

  在中國近代史上,西方列強通過發動一次次侵略戰爭,強迫腐朽的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開始淪為: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二.加深: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

  三.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

  四.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

  【問題】為什么說《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簽訂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1.從割地看

 、佟赌暇l約》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

 、凇恶R關條約》割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使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進一步遭受嚴重損失。

  2.從賠款看

 、佟赌暇l約》賠款2100萬銀元。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資本。

  ②《馬關條約》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巨額賠款,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3.從開放的通商口岸看

 、佟赌暇l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便利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輸出。

  ②《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新通商口岸的開辟,使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

  4.《馬關條約》又增加了新的條款

  日本可以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這是前所未有的,它加劇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5.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①《南京條約》使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凇恶R關條約》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5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課標要求】

  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預學指導】

  (一)甲午中日戰爭(1894.7——1895.2)

  1、原因:

  明治維新后走上          道路的日本對外侵略擴張野心不斷膨脹,制定了“大陸政策”,利用         爆發起義,蓄意挑起戰爭。

  2、經過:

  (1)       海面之戰——日艦襲擊清軍運兵船,清政府迎戰

 。2)           戰役——清軍戰敗失利,退回國內

  (3)           大戰——中方損失雖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

 。4)           戰役——日本占領       、       等地

  (5)           戰役——日軍攻占威海衛,        全軍覆沒

  3、結果:中國慘敗,被迫簽訂《          》

  (1)內容:割           、        及其附屬島嶼、          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

  開放沙市、       、蘇州、       為商埠;

  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         ,產品運銷內地免收       。

 。2)影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            。

  二、義和團運動

  1、原因: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了           的狂潮。

  隨著          的加深,中國人民反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日益高漲。

  2、旗號:“         ”

  3、高潮:19xx年春夏期間在       地區形成高潮

  4、結果:失敗,被          聯合絞殺

  三、八國聯軍侵華(1900.6——1901.9)

  1、八個國家:英、      、俄、日、     、德、     、奧

  2、原因:鎮壓        運動

  3、進程:天津——廊坊——天津——北京

  4、結果:中國戰敗,簽訂了《          》

 。1)內容:清政府賠償各國白銀共計      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     和      作抵押;

  在北京          設立“使館界”,不許中國人居住,允許名國駐兵保護;

  拆毀           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        鐵路沿線要地;

  懲辦          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員,永遠禁止         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

  改總理衙門為        ,位居六部之上

 。2)影響:標志中國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小組           姓名            完成等級              檢查人           >

  【師生共探】

  1、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及影響。

  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及其影響。

  3、中國是怎樣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學生質疑】

  【知識結構】

  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          瓜分狂潮

  《辛丑條約》          八國聯軍侵華         義和團運動

  【鞏固練習】

  1、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戰役是 

  a、南京戰役   b、黃海戰役      c、遼東戰役  d、威海衛戰役

  2、《辛丑條約》中,表明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的條款是

  a、設立“使館界”,不許中國人居住  

  b、拆毀北京至大沽炮臺,準許外國人派兵駐守

  c、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居六部之首 

  d、嚴懲義和團運動中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反帝組織

  3、《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出列強侵華的主要趨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a、從經濟侵略到政治侵略      b、從開埠通商到割占領土

  c、從單獨侵華到共同侵華      d、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4、(上海歷史)《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自應享優例豁除!睆闹锌梢钥闯鰧е轮袊詠砻褡骞I舉步維艱的一個因素是

  a、外資工業在中國的興起            b、民族工業沒有技術優勢

  c、民族工業沒有資本優勢            d、外資工業享有免稅特權

  5、(上海歷史)慈禧曾說:“我本來執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期,因洋人欺負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動氣。雖是沒攔阻他們,始終總沒叫他們十分盡意的胡鬧。……我若由他們盡意的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攻不下來的道理?”慈禧所稱的“他們”是指

  a、頑固派        b、洋務派        c、太平軍       d、義和團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6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教學要求】

  1.列舉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史實

  2.了解兩次戰爭爆發的原因、結果及其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

  3.說明西方列強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

  【知識梳理】

  活動一:

 。ㄒ唬、結合書本p58頁的內容以及下面的圖示,簡要概括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導火線):                                                                     

 。ǘ⒓孜缰腥諔馉幍慕Y果及其影響

  結果:                                                                             

  完成下面的表格,認識甲午中日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

  項目 內容 影響和危害

  割地  

  賠款  

  開埠  

  投資設廠  

  思考討論:有人說“《馬關條約》簽定,標志著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結合條約內容,你認為“新“在什么地方?

  活動二:

  (一)、結合書本內容,概括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                                                             

 。ǘ藝撥娗秩A戰爭的結果及其影響

  結果:                                                                             

  完成下面的表格,認識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

  內容 影響

  思考探究:1。面對著西方列強的侵略,清政府和廣大愛國軍民分別作出了什么反映?

  2.從1840—19xx年間,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鞏固練習】

  1.《馬關條約》中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阻礙最嚴重的是(   )

  a.賠款兩億兩白銀

  b.允許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c.增開通商品岸

  d.割讓中國臺灣

  2.瓦德西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表明列強

 、俟戏种袊挠媱澠飘a②已放棄滅亡中國的企圖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華治華                        ④看到了中國人民的不屈斗爭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辛衛條約》中最能說明清王朝已成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

  c.清政府鎮壓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運動

  d.在北京設立“使館界”

  材料一 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其主要內容有:對任何條約、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國貨物,一律按中國政府現行稅率征收關稅;各國在各自“勢力范圍”內,對他國船只、貨物運費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國的費用。中國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對象。

  材料二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逐步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閱讀以上材料,請回答:

 。1)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同現在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相比有何區別?

  (2)從中國近代被迫開放到現代主動對外開放,這一重大政策的演變說明了什么?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識記:掌握1894~19xx年間列強侵華的主要史實。掌握《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內容。識記在侵華戰爭中中國人民應用反抗的事跡。

  2.理解:理解掌握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背景。分析兩個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產生的影響。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過程。分析列強在這兩次侵略戰爭中所作所為或所持態度及其原因。

  3.拓展:通過分析通過分析在這兩次侵華戰爭中,中國人民的不同態度,認識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與中國人民中愛國人士的不屈不撓英勇奮斗的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學習,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西方列強發動侵略中國戰爭的原因和目的。

  2.引導學生對不平等條約內容進行列表和縱向比較,讓學生從中概括和歸納其危害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兩次侵華戰爭中清政府失敗的分析,培養出學生學生的為民族崛起而奮斗的信念。

  2.在兩次侵華戰爭中,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借此史實培養出學生不畏強權的精神。同時通過對歐美俄日等國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加深學生愛國注意情感。

  3.通過對戰中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告訴學生們要珍惜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奮斗。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

  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

  二、難點

  《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教學方式

  一、教學手段:講授法為主,輔之以師生交流討論

  二、教學方法:列表法、比較法、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引言:由前段時間的釣魚島事件引出課題。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與日本在外交上出現一個重大事件,這也直接導致中日關系更加惡化。中國漁船在釣魚島附近遭日本巡邏艇沖撞,中方船長被日本政府逮捕扣押。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然而厚顏無恥的日本政府竟然宣稱釣魚島的主權歸他們。

  2.導入新課:日本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從未宣稱過擁有釣魚島的主權。那么,我們究竟是什么時候被暫時奪去釣魚島的主權?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首先,讓我們來學習一下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

  二、教授新課

 。ㄒ唬┘孜缰腥諔馉

  1.背景

  日本: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由于國 內市場狹小,因此萌生對                                                                                                    

  外侵略野心。出臺了大陸政策。(根本原因)

  亞洲:   朝鮮: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請求清政府出兵援助。(直接原因)

  中國:清政府執政,腐敗無能。

  知識鏈接:大陸政策也稱大陸經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后,“不甘處島國之境”,立足于用戰爭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國、朝鮮等周邊大陸國家的對外擴張政策,是日本近代軍國主義的主要特征和表現。日本大陸政策于19世紀80年代趨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得以實施。因此中日甲午戰爭本質上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必然產物。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歐美: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處于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階段。

  2.過程

  日本政府 時間 戰役 清軍 戰爭結果

  正式宣戰 1894年7月  豐島海戰 8月迎戰 甲午中日戰爭正式爆發

  第一階段 1894.9 平壤戰役 失利,棄城逃走,退回國內 左寶貴犧牲, 葉志超棄城逃跑

  1894.9 黃海大戰 保船避戰,退守威海衛 鄧世昌等犧牲,雙方損失相當。

  第二階段 1894.9 遼東戰役 獻船逃敵 旅順、大連失陷,日軍屠殺中國居民

  1895.2 威海戰役 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威海衛被攻陷。戰爭結束,清軍慘敗。

  3.后果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的簽訂

  內容:

  割地:割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釣魚島)

  賠款: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

  開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特權: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

  提問:(根據《馬關條約》的內容,你能不能分析出它對中國的影響?)

  割地:中國的領土與主權的嚴重喪失。

  賠款:加重中國人民負擔;清政府舉借外債,列強對中國控制加強。

  開埠:列強勢力深入中國內陸。

  特權: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深遠影響:對中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機的加深刺激了國人,國內掀起救亡運動的高潮。洋務運動宣告失敗。

  對日本:增強日本侵略力量,促進日本國內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也使得日本對外擴張更加張狂。

  對遠東格局:“大陸政策”向前推進一步,日本控制了朝鮮。日本國際地位上升,中國下降。

  對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思考:戰爭失敗原因是什么?

 。ǘ┌藝撥娗秩A戰爭

  1.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原因:民族危機加深,反侵略斗爭高漲;             帝國主義侵害程度最深

  民間義和團組織的發展。興起于山東的原因

  教民矛盾

  興起:打著“扶清滅洋”口號,19xx年在京津地區發展形成高潮。

  主要活動:反抗帝國主義。

  對“扶清滅洋”口號的評價:首先,扶清滅洋的口號具有樸素的愛國意識,它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矛盾的尖銳,能夠廣泛地動員群眾參加反帝斗爭。但是,扶清滅洋并不是一個科學的戰斗綱領。扶清容易使義和團放松對清朝統治的警覺;滅洋又帶有籠統的排外性質。這說明義和團對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認識,還處于模糊階段。扶清滅洋的口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資料鏈接: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被迫在1895年簽署馬關條約,顯示了之前的洋務運動失敗,再次引起歐洲列強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國的歐洲強國,對清政府提出無理要求,并要求準許修建鐵路和采礦。1897年11月,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能方濟(franz niez)及理加略(richard heule)被沖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德國立即作出了反應,乘機出兵占據了膠州灣和膠澳(今青島)。德皇更對其艦隊訓言,謂:“如中國阻撓我事,以老拳揮之”。接下來的一個月,俄軍進駐了遼陽南方的旅順,英國和法國之后分別派兵占領威海和廣州灣(現在廣東湛江)。外國的進占,更激發起山東各地的排外情緒。1898年3月,拳民活動在山湯加劇。1899年,捐官出身的漢裔旗人毓賢出任山東巡撫,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對義和拳采用撫的辦法,將其招安納入民團。于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而口號亦由“反清復明”改成“扶清滅洋”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教士;抵制所有外國事物和之前失敗的“洋務運動”。

  2.八國聯軍侵華

 。1)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但是列強對此并不滿足,妄圖進一                      步瓜分中國。(根本原因)

  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侵略的斗爭日益加深。如口號“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直接原因)

  (2)經過(1900~1901)【不計為教學重點,學生自主學習】

  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給了西方列強侵略借口。19xx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發動侵華戰爭,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在廊坊附近遭到義和團和清軍愛國官兵的頑強阻擊,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義和團和清軍愛國官兵也英勇打擊侵略者。八國聯軍增派兵力,7月占領天津,隨后再次向北京進犯。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3)后果

  19xx年9月《辛丑條約》的簽訂

  內容

  賠款:本息共計9.8億兩,以關稅和鹽稅抵押,中國財政被列強控制。

  在北京設使館界,由各國駐兵保護,成為“國中之國”。

  拆北京至大沽炮臺,京津到山海關一帶置于列強武裝控制之下。

  嚴懲反帝官吏,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參加反帝組織。

  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響

  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使中國稅收受到列強控制。

  “使館界”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成為列強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關廣大地區,置于列強武裝控制之下。

  懲辦支持義和團的官員,改設外務部,列強通過外交途徑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控制。

  《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列強除了窮兇極惡地對中國敲詐勒索外,還迫使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清廷墮落為“洋人的朝廷”。

  《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課堂延伸: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比較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

  性質 反封建反侵略 反帝愛國

  指導原則與組織方式 統一的領導中心,與軍事制度!短斐锂制度》《資政新篇》 自發松散的組織,無統一領導中心,無統一指導原則

  對外關系 在平等基礎上,與各國進行自由通商以及文化交流 盲目排外

  斗爭規模 堅持十四年,轉戰十八省 堅持兩年,活動范圍限于山東河北天津

  結局 在中外勢力聯合絞殺下,皆以失敗告終

  啟示: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不能制定科學的革命綱領,注定了農民階級不能自己解放自己。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篇8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課標要求】

  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一、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列舉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史實,理解侵華戰爭給中國帶來的災難。

  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認識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以及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

  分析不平等條約的危害及對義和團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和辯證的觀點觀察、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理性地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其歷史思維的發育和成長。

  2.過程與方法

  結合侵華條約的內容,探究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掌握運用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評價歷史事件。

  通過分析比較《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危害,加深對列強侵華戰爭危害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較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研讀和分析相關歷史材料,掌握閱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并確立的過程,理解列強的侵華把中國一步一步

  推向災難的深淵而中國的戰敗源于社會制度的腐朽。

  通過中國軍民在外來侵略面前的英勇斗爭,體會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增強民族責任感。

  通過對義和團運動的認識,明確愛國要有理性,近代中國的歷史發展,反侵略,爭取民

  族獨立和反封建、實現國家近代化必須兼顧。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危害

  19世紀末,西方列強已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恶R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國際地位下降,同時也標志外國對中國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而《辛丑條約》的簽訂,則表現了清政府對于外國列強對中國利益攫取要求的迎合,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于這兩個條約內容和危害的理解,認識中國封建制度的腐朽,中國需要政治制度的變革有重要意義。

  難點:①甲午中日戰爭背景

  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可以理解中國戰敗的原因。

  ②如何理解《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以及《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通過和以前歷次不平等條約比較,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三、 教學內容安排(1學時)

  第一目“甲午中日戰爭”

  教學要點:①甲午中日戰爭背景;②甲午中日戰爭主要戰役及中國軍民抗爭;③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及《馬關條約》的簽訂④《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危害

  第二目“八國聯軍侵華”

  教學要點:①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戰爭;②八國聯軍侵華過程;③八國聯軍侵華罪行。

  第三目“《辛丑條約》的簽訂”

  教學要點:①《辛丑條約》主要內容;②《辛丑條約》危害及影響

  四、 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

  1.導入設計:

  展示吉田松陰畫像,引導學生閱讀本課引言,從思想上和理論上了解日本侵華戰爭的蓄謀已久。

  2. 學習“甲午中日戰爭”一目

 。1)甲午中日戰爭背景:

  利用導入所用材料以及適當補充材料得出結論,突出日本發動戰爭是蓄謀已久的。

 。2)甲午中日戰爭主要戰役及中國軍民抗爭:

  利用甲午中日戰爭ppt地圖,幫助學生了解戰爭階段,講述愛國軍民的英勇斗爭可結合錄像資料和圖片等加以渲染。

  在平壤戰役中清軍回族將領左寶貴則堅決抵抗,誓與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陣亡后,他親自點燃大炮轟擊日軍,最后中炮犧牲。致遠號、經遠號管帶鄧世昌、林永升和兩艦官兵英勇戰斗與艦同沉?山柚S海激戰的有關錄像剪輯,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戰斗情景。提出問題:在他們的身上反映了中國人的什么精神?

  通過圖片“旅順大屠殺”以及外國人士對旅順大屠殺的目擊回憶材料,講述旅順大屠殺過程,進一步認識日本侵略者的殘暴。

  (3)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及《馬關條約》的簽訂

  通過出示《馬關條約》簽訂場面圖片和材料,表現侵略者的驕橫、清政府的軟弱,再次體會弱國無外交。

 。4)《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危害

  從《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指出其危害,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認識到列強侵華從沿海到內地的過程,分析列強在華辦工廠的危害,解釋“資本輸出”的概念,了解近代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理解《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內涵。

  閱讀【歷史縱橫】體會中國臺灣人民不甘屈服的反抗斗爭和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頑強意志和高度愛國主義精神。

  通過【學思之窗】讓學生聯系甲午中日戰爭談感受。

  利用教材中的漫畫圖《法國明信片上列強在瓜分中國》,體會《馬關條約》的影響,同時導出“八國聯軍侵華”一目。

  3.學習“八國聯軍侵華”一目

 。1)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閱讀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義和團運動為什么是反帝愛國運動?如何看待“扶清滅洋”口號?

  運用材料研習法,引導學生分析義和團斗爭的特點。客觀評價義和團。

 。2)八國聯軍侵華過程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用列表的方法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國家、目的、進程、結果。運用圖片講述義和團戰士、清軍愛國將士的抗爭。

  教師適當補充圖片和【歷史縱橫】說明八國聯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4.學習“《辛丑條約》的簽訂”一目:

 。1)《辛丑條約》主要內容

  通過閱讀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逐條分析影響。

  提出問題:總結《辛丑條約》和前面所學過的條約相比較,其內容特點是什么?(更

  突出反映了列強侵略中國的政治要求)

  (2) 《辛丑條約》危害及影響:

  補充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運用論從史出的方法分析哪些內容最能反映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探究“為什么說《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可以和前幾次不平等條約相互比較,從條約內容上體會半殖民地程度的深化。

  5.小結:從甲午中日戰爭起,列強開始瓜分中國,到19xx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夢想被中國人民粉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中國社會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但它們卻馴服了清政府,使之成為其侵略中國的工具。這樣形成了帝國主義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格局。中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也促進了中國的志士仁人進一步探索救國救民之路。

  五、 教學資源建議

  書目: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人民出版社。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 近代部分》,中華書局。

  《重新認識百年中國》改革出版社       1998年

  梁為楫,鄭澤民,《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選編與介紹》,北京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

  李文海,《世紀惡夢——近代中國不平等條約寫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戚其章,《甲午戰爭國際關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六、 學習評價建議

  完成【本課測評】和【學習延伸】。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認識。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教案

    一、教學目標目標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識記理解運用鴉片走私和虎門銷煙虎門銷煙。中國近代歷史,既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奴役中國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國人民不斷反抗內外壓迫的抗爭史。...

  •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教案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教案一.甲午中日戰爭1.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后,蓄謀侵略中國!疽族e點】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統治者借口朝鮮事變而蓄意發動。2.過程①日軍準備:1894年,朝鮮爆發農民起義。...

  •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你、八國聯軍侵華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你、八國聯軍侵華△課標要求:列舉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日本和八國聯軍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 學習輔導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第12課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思維視角日本一些歷史學家認為:1894年的中日沖突,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說明你的理由。歷史學家認為:《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賣國條約。...

  •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學案

    第12課 【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1)識記與理解:識記: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黃海海戰、中國臺灣反割臺斗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義和團與清軍的抵抗。...

  •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教學要求】1.列舉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史實2.了解兩次戰爭爆發的原因、結果及其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3.說明西方列強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

  •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課標要求】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 從中日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教學案(通用2篇)

    熟悉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主要史實,理解《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及所帶來的危害,認識分析戰敗對中國政局的影響,理解當時中國社會的變化。...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精選17篇)

    重點難點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是本課的重點。義和團的發展壯大,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的利益,引起了外國侵略者的極大仇視和恐慌。帝國主義列強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壓力,令其對義和團運動進行鎮壓,一面直接出兵瘋狂絞殺義和團的反帝愛...

  • 八年級歷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學反思(通用2篇)

    本課重點講的是近代史上列強侵華的史實和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在教學過程中,從目前釣魚嶼問題引發的中日爭端這一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課文。...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導學案(精選3篇)

    淄河中學七年級 歷史 導學案 課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課型:新授 課時:1 學習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

  •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導學案(精選2篇)

    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課程標準 :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知識與能力目標觀察《時局圖》,了解參與瓜分中國狂潮的主要列強及其勢力范圍,掌握解讀形象 教學...

  •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冠縣起義和"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義和團運動的發展。慈禧太后的安撫政策。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爆發。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戰斗。八國聯軍的侵略暴行。義和團運動的歷史意義。...

  •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通用4篇)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華民族有著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義和團的英勇抵抗,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是阻...

  • 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精選4篇)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識目標①了解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發展以及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②掌握《辛丑條約》內容及危害。...

  • 高一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免费网站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片在线看 |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 91久久精品凹凸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欧洲 | 国产精品操女人 | 超碰97色 |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 | 国产精品无码人妻无码色情多人 | 777久久久精品 | 色吊丝视频 |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 第一页在线 |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 www.在线观看视频 | 丁香五月欧美成人 | 浮生影视在线观看 | 不卡一区视频 | 伊人国产视频 | 大地资源网中文第五页 | 成年人免费在线视频 | 欲妇荡岳丰满少妇岳 |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 亚洲草草草 | 9a蜜桃久久久久久免费 | 青娱乐超碰在线91 |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 | 狠狠天天|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加勒此 | 免费1级a做爰片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精品 | 少妇翘臀亚洲精品av图片 | 美女大秀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动漫 |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av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69 | 欧美一二三四五六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