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價值教案
六、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同學們,上節課開導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術,并為什么要學習通用技術,如何學好通用技術的有關問題及其模塊設制展開了討論,使大家明確了學習通用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們就通用技術課的技術展開討論。
首先我們來做個實驗:《釘、拔木條上的釘子》
器材:木條、鐵釘、平嘴鉗、圓頭鐵鎯頭、羊角鐵鎯頭。
[創設情景]:木條、鐵釘、鎯頭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屬木工。
下面請一位同學幫同學們在教室里做一個掛雨具的架子。
1、 首先釘一枚鐵釘到木條上(任選一件工具)
習慣上學生一般選擇鐵鎯頭。
【提問】為什么選擇鐵鎯頭,而不鉗子?
因為鐵鎯頭專門用來敲的,而鉗子是用來剪和鉗東西的。滿足人們不同的需要。
2、如果出現鐵釘釘彎、釘錯位置時需要拔出鐵釘。(學生也會很自然用羊角鐵鎯頭)
【設置問題】為什么要用羊角鐵鎯頭?
因為(1)鉗子拔釘時,直接用平嘴去拔很吃力。(2)一般采用物理上的杠桿平衡原理把剪金屬絲用的斜口處作為鐵釘阻力點進行拔釘,由于鉗子在設計時是為了剪較細的金屬絲而用,因此它的動力臂較短力矩較小,拔較長較粗的鐵釘較困難,并且拔釘時鉗子斜口也用力緊緊卡住釘子,容易損傷鐵釘,鉗子頭部(支點)也容易壓損木材表面。而羊角鐵鎯頭設計時動力臂較長,省力。
5、總結:釘、拔鐵釘,羊角鐵鎯頭比其它工具使用方便,滿足了人們木工上釘與拔鐵釘和敲、砸等需要,因此它是一種技術。而平嘴鉗又是另一種技術。
一種技術具有它的合理性、規范性、應用性等,但不一定是完美的。比如羊角鐵鎯頭只適合于木工,而不適于鉗工、金匠工、鞋匠工或其它工種。你又能發現些什么問題?提些什么建議或改造它嗎?(課后思考)
【由次引出技術的涵義】 技術是什么?
[課件展示]:技術的涵義
技術就是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對大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設問]: 技術在我們身邊可謂無處不在,誰來說說你所知道或周邊有哪些技術?
[學生]……
[觀看幻燈圖片]:衣服、燈、建筑、汽車、電話機、航天飛船、基因工程等。
[實物展示]:穿針引線工具,收音機,mp3等。
[討論]:
如果沒有技術,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回到原始社會,成為赤裸的人)
[小結]:體現了技術的價值和重要性。
由此引出本課學習內容:一、技術的價值(技術與人)
[展示課件]: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
讓學生閱讀分析、討論。得出假設,然后教師總結。
(1) 人類對于光明的需求,怎樣推動了照明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 (學生回答)
(2) 案例又說明了些什么?
[總結]:1、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類便產生了技術。人類的需求不斷增長、提高,促使技術不斷地發展。
2、照明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改變和方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3、技術的提高和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討論】:照明技術的發展雖然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也消耗著大量的自然能源,自然能源是有限的,如何運用現代技術,實現以更少的能源消耗獲取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