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術的性質(第二課時)
稍后, 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在美國中西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 , 秘密主持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原子彈試制基地。
1945年7月,經數萬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努力,美國政府耗費資20億美元, 終于研制成功了綽號為 " 瘦子 " 、 " 胖子 " 和 " 小男孩 " 的 3 顆原子彈。
1945年7月16日5時30分,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 第一顆原子彈 " 瘦子 " 爆炸。 " 瘦子 " 爆炸時 , 瞬時閃光照亮了 16公里以外的山脈, 隨后產生的蘑菇云上升到了萬米高空, 發射鋼塔被高溫完全蒸發了, 爆炸地點周圍700米的沙漠表面被炙熱的火焰熔成了一片玻璃體, 發射地面形成了一個直徑 1000 米的巨大彈坑。
這種破壞力極大的原子彈試爆成功了! 科學家在高興之余, 對它的威力感到莫名的不安。即使費米已估計到它的破壞力, 但他看到爆炸的情景后, 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 以致感到無力開車。幾天之后 , 他眼前仍閃現著那種搖天撼地的情形。
曾經要求美國立即開展原子彈研制的西拉德首先反對使用原子彈。他認為, 他所期望的是美國先于德國擁有原子彈, 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許多正直而又善良的科學家贊同西拉德的觀點。于是, 一份由西拉德等 69 位著名科學家簽名的禁用原子彈的請愿書, 遞交給了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
然而, 科學家們再也無權掌握原子彈的命運了。
1945年8月6日, 美國的轟炸機從日本廣島的上空, 投下原子彈 " 小男孩 " 。頓時, 廣島成了一片火海, 成了20多萬人的大墳墓。 8月9日, 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了原子彈 " 胖子 ", 使長崎變成了一片廢墟 , 幾乎一切都蕩然無存。
消息傳來, 愛因斯坦、費米、西拉德等科學家感到震驚, 同時, 感到深深的內疚。他們呼吁 : 科學技術的成果應該為人類創造美好的未來, 而不是用來毀滅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