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學習目標】識記四種消費心理的基本含義,正確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明確四大消費原則的內涵和具體要求,理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時代意義,結合個人行為說明怎樣做理智的消費者。
【學習重點】
1、樹立正確消費觀、踐行正確消費原則;
2、消費心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以及全面認識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原則。
【知識梳理】
一、消費心理面面觀。
本目重點剖析了四種主要的消費心理。這些消費心理有的是科學的,有的是不科學的。這四種主要消費心理的基本特征以及對它們的科學評價如下:
(1)從眾心理的基本特征是看見許多人做同一件事情就不由自主地追求,追隨時尚、潮流以及偶像。消費者是否要從眾,應該具體分析,盲目從重并不可取。
(2)求異心理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求異心理可能有利于推動工藝與產品的創新,但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的基本特征在于消費時追求“向上看齊”,甚至向人炫耀。這不是健康的消費心理。
(4)求實心理的基本特征是講求實惠,能夠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這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要做理性的消費者,需要踐行正確的原則:
其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首先,要保證消費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消費者要綜合考慮當前收入和未來收入,做出合乎自身狀況的消費計劃。大家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思考適度消費與超前消費、滯后消費的區別。適度消費與超前消費、滯后消費的主要區別在于消費是否與自己的承受能力相適應。此外,同學們應該意識到過分抑制消費并不可取,理解適度消費的重要性。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還應該注意正確辨析提倡貸款消費與提倡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的關系,避免產生認識誤區,認識到二者并沒有矛盾,因為量入為出的“入”也包括對未來的合理預期。
其二,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首先,教材由一個探究活動引導大家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教育大家在消費中要有主見,不盲從。其次,教材針對同學們容易憑一時沖動而購物,教育學生盡量避免情緒化消費。最后,教材引出一個重要的思想教育點,即避免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使消費結構合理化。
其三,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的核心問題是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做到可持續消費。通過“5r”教育大家從自身做起,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生態文明觀念。在學習這一內容時,要把握三點:一是綠色消費的含義,二是為什么提倡綠色消費,三是綠色消費的具體體現和要求。
其四,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有些同學認為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距較遠,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已失去了現實意義。教材以一個探究活動引入,讓大家討論勤儉節約的作風是否過時。該知識點的學習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把握。一是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二是堅持這種精神的必要性及意義。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作風、祖國發展的現實需要、一種精神財富。同學們要懂得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的精神。
【拓展知識】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已經過時了嗎?
理解這一問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