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
【教學依據】
本節課秉承新課標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由于消費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消費觀,學生各種各樣的消費心理也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其消費行為。因此,通過對實際生活情境中人物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四種不同的消費心理,明白其利害,并從自身出發,以不同角度思考自己應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把握四個消費原則。整節課力求通過合作探究與體驗感知,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掌握知識,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從而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和體驗感知中完成教學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目前社會上常見的幾種消費心理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怎樣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含義及其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正確評價和對待各種消費觀及消費行為的能力;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理性的消費方案的能力;提高科學理財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正確的消費觀念,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對待消費,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堅持正確的消費原則,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生態文明觀念,自覺落實環境保護行動。
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描述幾種消費心理;比較消費行為的差異;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重點】用正確的消費觀指導自己的生活消費
【教學難點】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原則的把握
【教學流程】
心理小測試(2分鐘)——引導學生進入消費心理的學習(1分鐘)——小a家中四人在買車問題上的爭論與其方案介紹(3分鐘)——分組討論、小組回答與分析、教師引導認識四種消費心理(8分鐘)——關于“月光族”和潑留希金兩種極端消費行為的討論(3分鐘)——模擬當家人(3分鐘)——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掌握“度”的把握(2分鐘)——課堂小調查(1分鐘)——學生交流意見與教師總結(4分鐘)——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知識點講解(4分鐘)——學生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如何保護環境,綠色消費(2分鐘)——合作探究與交流對“社會進步,節儉讓步還是社會進步,節儉同步”的認識(5分鐘)——教師總結(2分鐘)——鞏固新課(4分鐘)——布置作業(1分鐘)
【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心理測試]同學們的壓歲錢是怎么花的呢?下面三種方式中,你屬于哪一種?
[多媒體展示]:
a.立刻去商店把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全買回來,反正是“意外”之財,花光也行。
b.列一份購物清單,買一些自己切實需要的東西,合理分配。
c.盡量不花,也許以后有急用,把錢攢起來。
[教師過渡]我們花壓歲錢的方式,往往反映了我們是什么類型的消費者,同學們可以看一看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消費者?
[多媒體展示]:
a──大手大腳的奢侈型消費者
b──理智型的消費者
c──吝嗇鬼型的消費者
[教師引導]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理智型的消費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受一些不良的消費心理所影響,從而走上不理智消費的道路。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就必須首先了解各種各樣的消費心理,自覺克服不良的消費心理,把握正確的消費原則,樹立良好的消費觀。那么,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消費心理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