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說教材
1.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多樣的消費觀及正確的消費原則。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如: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表達能力;分析歸納的能力等。(3)情感態度目標:促使學生從情感上憎惡浪費,崇尚理性消費,崇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培養合作精神。其中第三個目標是主導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要切實做到三維目標相結合,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主導,使課堂既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知識的殿堂,更成為人性養育的殿堂。
2. 地位:
(1)本課是全書的切入點
消費是再生產過程的第四個環節(舊教材把它放到最后來講),但是消費卻是中學生參與經濟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單元來講,正是要把“與中學生關系最為密切、最為直接的經濟活動”作為切入點,這充分體現了新教材蘊涵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2)本課是第三課《多彩的消費》---的重點、落腳點
因為:中學生作為消費者,學習消費的有關知識,其目的就在于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到科學、合理地消費。
3. 結構:
本課共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消費心理面面觀”,第二部分“消費要踐行的正確原則”。
兩者之間關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后者是前者的落腳點,也是重點。(正因為多樣化的消費心理中存在錯誤觀點,因此要強調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4 . 本課重點:
(1)本課重點:理性消費要踐行的正確原則
因為:只有踐行了正確的消費原則,才能做到科學、合理地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也才能落到實處。
(2)重點突出:
時間上的突出:計劃用近20分鐘的時間來完成此內容的教學。
教學手段、過程上的突出:運用多媒體,展示大量視頻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材料,讓學生自己引出每一原則,并認識到此原則的重要性;然后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全面、深刻地理解每一原則;最后,由教師補充、歸納,加深、提高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放在“六.說教學過程”中相關的地方來講)
5. 本課難點:
(1)本課難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因為:深圳物質條件優越,再加上家長對獨生子女“全情付出”“有求必
應”,浪費之風在學生中大有市場,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成為中學生陌生的名詞。在這種現實條件下,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成為空洞說教。因此是教學中的難點。
(2)難點解決:
展示中學生浪費現象,讓學生通過分析材料,認識到“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必要性。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在自己解疑之中提高認識。(放在“六.說教學過程”中相關的地方來講)
二.說學生
要作到“以學生為本”而非教師的教為主進行教學設計,就要了解學生特點.我所教的學生普遍具有如下特點:
1.喜好:不喜空洞說教,喜歡形象生動;不喜抽象遙遠,喜歡關注身邊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