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消費
【知識網絡】【知識聯系】:(1)“價格”、“價值規律”、“市場調節”。 (2)“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恩格爾系數變動的影響”、“影響消費的因素”。 (3)“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與“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 (4)通貨膨脹(緊縮)與供求關系的關系、解決通貨膨脹(緊縮)與財政的作用、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與手段的內在關聯。 【熱點鏈接】穩定房價、遠離“蝸居”背景材料材料一:《蝸居》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聚會閑聊的“點心”,其熱度也從側面印證了當前樓市的諸多非正常,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近日表示,房地產業占到gdp的6%和1/4投資,直接相關產業達60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直接命脈。材料二:國家為實現“住有所居”,解決“蝸居”問題,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XX年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一要繼續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二要繼續支持居民自主性住房消費。三要抑制投機性購房。四要大力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大對圈地不建、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2、XX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落實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責任,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切實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通知說,近期部分城市房價、低價又出現過快上漲勢頭,投機性購房再度活躍,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房價過快上漲的危害性,認真落實中央確定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采取堅決的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3、XX年6月4日,國家住房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出通知,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準進行了規范。通知明確,對于二套房的認定不僅要以家庭為單位,同時執行認房又認貸的嚴厲政策。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材料三:暴力拆遷、極端對抗、因拆暴富┄┄針對“拆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經過兩年多的調查研究、征求意見,國務院法制辦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了《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征求意見稿)》擬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開征求民意。征求意見稿用“搬遷”取代了“拆遷”,并規定只有因七種“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 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進行危舊房改造┄┄新條例無論從名稱上,還是從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無疑有利于實現政府與群眾關系的“同頻共振”。材料四:中國人對“房”總是情有獨鐘。中國的“農耕文化”和國人的“家國倫理”,造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家”,不僅是遮風避雨的居住處所,也是最終的情感歸宿地。與國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國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幾代人的力量購房,在助長高房價的同時,個人也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成為“房奴”。經濟生活知識分析:(1)在我國,哪些因素在拉動房產價格的不斷上升?①價值決定價格。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房地產成本增加②供求關系影響價格。舊城、舊村改造,城市新就業勞動力的增加導致購房需求不斷增加導致購房需求不斷增加;人們收入水平提高,購買力上升,導致房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