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數據庫的信息檢索》(說課)說課稿
①培養學生利用教材、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復習舊知識,使用任務驅動法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已學會了上網查找信息并能從網上將信息下載到本地計算機,幻燈片展示任務:
a找神州六號發射的時間和地點
b找神州六號發射時的任意一張圖片
c查找神州六號發射的時間在當年的農歷時間
設置這三個任務的目的有2個:第一:激發學生的興趣:“神六”的成功發射是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以它為主題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第二:a、b項任務設置是對前面內容的復習,對c項任務設置是為了逐步導入本節的新課內容。
學生操作:學生二個為一組上網搜索合作探究完成任務(三分鐘)。
信息反饋: 通過大家的操作,我們可以發現a、b項任務同學們用前面所學的常規搜索引擎輸入關鍵字的方法基本上都能找到完成,第三個任務如果還用搜索引擎查找,查找的結果就很不統一,很多同學都沒有能找出來。
操作指導:這時我示意同學們如果覺得任務有困難可以先放一放,也不急于公布第三個任務的答案,使用提問啟發法、發現問題法、解決問題法,導入本節新課
提問:為什么我們很多同學找不到第三個問題,而大家又是如何找到問題a和b,是如何搜索到的?
學生答:常規搜索網站:google、baidu、soso等搜索引擎網站。
提問:這種搜索方法的優點在哪,缺點又在哪?
學生:(學生討論答)
優點:查找內容多、速度快,操作簡便
缺點:內容有不準確性、結果重復,有許多不存在的網站,并不是所有內容都能查到。
提問:既然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在常規搜索網站查到,且在常規搜索網站找到的內容有些又存在不準確性,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呢?比如課本p31提供一則資料碰到的也是這樣的問題,周小波又是如何解決的?
學生答:中國法律在先數據庫
三個提問環環相扣,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學生的回答,老師首先要持肯定、鼓勵的態度:正確的回答,要使用賞識法大力表揚樹立大家的自信心,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回答要委婉的指出,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在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盡可能的給學生較多的發言機會,活躍課堂氛圍,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2、講授新課
(1) 網絡數據庫簡介
根據同學的作答,導入本節的一個內容,也是本節的重點之一。
提問:數據庫?網絡數據庫?
課本只是講述了數據庫的重要性,對網絡數據庫的概念只是一筆帶過。提供足夠的資料讓同學充分理解網絡數據庫概念。資料包括概念的列舉和圖表的展示:
網絡數據庫主要是指那些經過精心組織的提供網絡訪問的數據庫,有專門負責人整理相關數據庫,局限于某個專題的內容,針對某種特殊信息需求,以后臺數據庫為基礎,用交互網頁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比如關于圖片、程序、驅動、小說、地圖等內容的網絡數據庫。
簡單地說,一個網絡數據庫就是用戶利用瀏覽器作為輸入接口,輸入所需要的數據,瀏覽器將這些數據傳送給網站,而網站再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例如,將數據存入數據庫,或者對數據庫進行查詢操作等,最后網站將操作結果傳回給瀏覽器,通過瀏覽器將結果告知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