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空氣 氧
第一章 空氣 氧
第一節 空 氣
(1課時)一.知識教學點 1.空氣的成分(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2.空氣的污染和防治。二.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1.重點:空氣的組成,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2.難點:通過實驗推斷空氣的組成。3.疑點: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的原理。 4.解決辦法: (1)采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空氣成分的發現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在學生對空氣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采用邊講解、邊實驗、邊引導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啟發學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結論。 (3)以投影或錄象的形式講述空氣污染的嚴重危害,介紹有關環保方面的知識,或由學生搜集、講述一些大氣污染事件的報道,或組織學生對當地有關的企業所造成環境污染做一調查了解,以培養學生建立環境保護的常識。 (4)至于實驗中為什么以紅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鐵、硫等,待學習完氧氣的化學性質就會解決。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1.了解空氣的組成。2.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二)整體感知 這一章是學習化學的啟蒙章節,又是初中化學中講授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開始。本節介紹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人們最為熟悉的空氣,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氣的有關內容,可以說本節是本章乃至整個初中化學的一個引子。 為了分散重點,本節就可以介紹幾種元素的符號,如o(氧)、n(氮)等。(三)教學過程[復習提問]: 1.判斷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根本依據是 ( ) a.發出耀眼的白光 b.有燃燒現象 c.放出大量的熱 d.生成白色的氧化鎂粉末 2.用文字表達式表示: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加熱堿式碳酸銅。 3.描述鎂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小結]:觀察、描述燃燒現象的方法: (1)光、焰、色; (2)放出熱量; (3)生成物的色、味、態。[提問引入]:空氣就在我們周圍,不過同學們對它了解多少呢?(提示: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物質組成?)[小結]: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可提問這是空氣的 性質),它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是由多種氣體共同組成的。[板書]:一.空氣的組成[講解]:在學習空氣的組成之前我們先來明確一個概念。[板書]:1.體積分數:空氣中各氣體成分的體積占空氣總體積的百分數。[舉例]:以1l空氣中含0.21l氧氣算出氧氣的體積分數。[講解]:下面繼續看空氣的組成。通過幾代科學家的努力我們已經測定出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教師活動]:利用掛圖介紹空氣的發現史,介紹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錫為科學而奮斗的精神。利用圖片或錄像來講述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