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詞五首
1.背誦這兩首詞,熟讀并背誦其他三首。
2.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寫愁的詩句,請列舉并說明其特點。
3.課外閱讀李清照的《—剪梅•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品味寫愁的技巧。
提示:“此情無汁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句須重點品味。按常理來說,愁鎖眉間與愁聚于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發(fā)而為形,才有愁鎖眉間之態(tài)。但作者將本屈屬一致的東西說成此長彼消的東西,形象地描繪了希冀排遣萬千愁緒而又無計消除的無奈,顯現(xiàn)愁情之深。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一、導語設(shè)計
婉約詞比起豪放詞來,則如小橋流水之于大江東去,如楊柳依依之于青松勁直,如曲徑通幽之于通天大道,如和風細雨之于暴風驟雨,如薔薇之于猛虎。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豪放詞風。
二、知識要點
1.豪放派
是與“婉約派”對舉之宋詞流派。由北宋詞人蘇軾所開創(chuàng),經(jīng)南宋詞人辛棄疾發(fā)展而推向高峰。重要作家還有張元干、張孝祥、陳亮等。此派詞人,多有強烈的政治熱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懷坦蕩,抱負遠大,故能突破“詞為艷科”的藩(fān)籬。凡抒情、狀物、記事、說理、懷古、感舊、無事無意不可人間,開拓了詞的題材領(lǐng)域。又敢于突破格律束縛!安幌膊眉粢跃吐暵伞。暢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闊大,風格豪邁奔放,語言流利暢達,把詞引向健康、廣闊的道路。豪放派詞人南宋居多,人才濟濟,因辛棄疾成就突出,故又稱“辛派”。
2.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我們學過《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本文寫于他密州作太守時。政治上不得意。
蘇軾是北宋詞壇的革新大家。他作詞時,正當柳詞風靡一時之際。他有志于改變“花間”以來柔媚的詞風。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早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于鐵溝,寫下這首獵詞。他因自己的詞有別于“柳七郎風味”而頗為得意。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自己的歡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
三、朗讀,抑揚頓挫,蕩氣回腸。
四、幾個句子的理解
1.太守:蘇東坡,作者自稱。
2.親射虎,看孫郎:孫郎即孫權(quán),《三國志》記載孫權(quán)在一次出行中,坐騎為虎所傷,他鎮(zhèn)定地在馬前擊斃了老虎。詞人的意思是他要像當年的孫權(quán)那樣挽弓馬前射虎,這突出展現(xiàn)了作者雖然年紀已經(jīng)不小,但是仍有著少年狂氣。
3.遣馮唐:據(jù)《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jié)到云中去赦免魏尚。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達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
4.射到狼:天狼星,據(jù)《晉書•天文志》說是“主侵掠”的,這里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蘇軾借此表達自己要報效國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