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復習知識梳理
2.如:《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點撥:小學和初中所學均可。
ⅴ.一、1.夢回吹角連營 2.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3.醉臥沙場君莫笑 4.鼎彝元賴生成力 5.弓如霹靂弦驚
二、李白的“拔劍四顧心茫然”,抒發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報國無門的愁。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則是抒發自己在經歷了從貴為天子到淪為階下囚這一巨大的角色轉變之后,對人生如夢的一種惆悵和感嘆。辛棄疾的“可憐白發生”,則是對自己只能在夢中去實現殺敵報國的理想,醒來后還得去面對殘酷的現實的一種憤懣和無奈。 點撥:從詩人當初所處的環境來考慮,分析。
三、(一)1.zūn 古代盛酒的器具。 xiū 滋味好的食物。
2.姜尚 伊尹 自己渴望遇到明君 點撥:要理解詩人引典故的目的。同時要明白典故的原意。
3.宗愨 比喻 比喻施展政治抱負
4.杜甫、白居易 如杜甫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 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 點撥:課內外積累的均可。對古代詩人的作品要善于厚積。
(二)1.蘇軾、李清照 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點撥:對蘇軾和李清照的作品均學過,要默寫準確。
2.酒食 部下、軍隊
3.指收復中原、統一天下的大業。 點撥:要結合書下注釋準確把握內容。
4.壯志未酬的幽憤情緒。
5.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點撥:我們還學過辛棄疾的《清平樂》、《菩薩蠻》等。
四、(一)1.唐
2.青海上空連綿不斷的云把雪山都遮暗了,從青海向西北遙望玉門關那座孤城。
點撥:第二句“孤城遙望”應是“遙望孤城”,是倒裝句。
3.不怕艱辛、堅決殺敵的思想感情。 點撥:抓住“終不還”來考慮。
(二)1.燒。 像,好像。
2.七言 為國家利益自我犧牲 點撥:抓住“粉身碎骨”來分析。
(三)1.xiè cí 點撥:“祠”不讀“sì”。
2.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點撥:詞牌名在前,題目在后。
3.孫權 劉裕 時無英雄 點撥:作者寫古是為了論今,要明確這點。
4.廉頗 北伐大業(或收復河山) 點撥:要準確把握詞作的寫作背景,才能理解作者在詞中表達的感情。
五、1.月明人遠,思深情長。 點撥:抓住后兩句內容來考慮分析。
2.中庭月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點撥:第一問抓住“地白”來考慮。
3.冷露無聲濕桂花 由于夜深,秋露潤濕了庭中桂花,由這庭中桂花自然使人聯想到月中桂樹,眼前的景和意中的境,給讀者帶來的是無盡的遐想,也暗示了作者正在庭中凝望。
點撥:抓住月中桂樹和庭中桂花去聯想。
六、作文思路:首先要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季節。每季的前后階段又有所不同,這就要求作者再去對時間段進行篩選,然后用直接描寫或間接描寫的方法來體現該季節的特征。可適當運用一些修辭方法去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