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復習知識梳理
作者出師前向后主提出的建議共三條:
(1)廣開言路(即“開張圣聽”)
(2)嚴明賞罰(即“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3)親賢遠佞(即“親賢臣,遠小人”)
反復陳說的是第三條。
4.諸葛亮在這篇表中向劉禪提出三條建議,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勵精圖治,興復漢室。
5.“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論此事”的“此事”指什么事?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6.本文用“先漢興隆”和“后漢傾頹”對比說明什么道理?
說明是否親賢遠佞關系到國家的興亡。
7.諸葛亮北定中原的條件是什么?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8.伐魏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9.“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職分”指什么?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10.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使后主劉禪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29.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以書信作答司馬光,駁斥保守勢力對新法的種種指責,表示了堅持改革,決不為流言俗議所動的決心。
一、基礎知識積累
1.給下列紅字注音
聒(guō) 恕(shù) 壬(rén) 恤(xù) 胥(xū) 晤(wù) 庚(gēng)
2.形近字
┏悔(huǐ)后悔 ┏婿(xù)女婿 ┏悟(wù)醒悟
┗誨(huì)教誨 ┗胥(xū)胥吏 ┗晤(wù)會晤
3.多音字
┏(xié)改邪歸正 ┏(dù)硬度
邪┫ 度┫
┗(yé)莫邪 ┗(duó)度德量力
4.詞語解釋
【蒙 教】承蒙賜教。
【 竊 】謙詞,私下,代“我”。
【 操 】持。
【 術 】治國之道,政治主張。
【強 聒】強作解說。聒,喧擾,嘈雜,這里指多話。
【上 報】回信。
【重 念】又想到。
【視 遇】對待。
【 厚 】優厚。
【反 復】書信來往。
【鹵 莽】粗疏草率,冒失無禮。
【見 恕】原諒我。
【名 實】名義和實際。
【侵 官】增設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職權。
【生 事】生事擾民。
【征 利】搜刮錢財,與民爭利。
【拒 諫】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 辟 】排除,駁斥。
【壬 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諂媚、不行正道的人。
【習于茍且】習慣于得過且過。
【 恤】考慮。
【胥 怨】相怨,多指百姓對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 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義而后動】度,考慮。
【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計劃、主張。
【膏 澤】給以好處。
【不 事 事】不做任何事情。
【區 區】情意誠摯。
5.文學常識真空
(1)本文作者是 _______朝_______(人名),字_______,號________,封_________,是“________”之一;題目中的“司馬諫議”指的是_________。
(2)本文選自_________,作者主張的是歷史上有名的變法,史稱“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