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高潮 見于勒
結局 躲于勒
三、課文分析
1.回憶《故鄉》一文的學習,我們是從哪些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
2.那么,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分析一下本文的主要人物于勒吧。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于勒是主角吧。
如學生提出反對意見,要求說明理由。教師也可以適當提示,讓學生們把關注重點落在出場較多的菲利普夫婦身上。
3.請從語言、動作、神態這些角度尋找菲利普夫婦的“變”,想一想他們的這些變化,揭示了什么心理,作者這番描寫是為了刻畫人物什么性格?
學生采用自學的方式,在文本上做好圈點評注。
以小組形式進行交流學習。
向全班匯報小組學習成功,互相補充完善。
參考板書
開端 盼于勒 虛榮勢力
發展 贊于勒 菲利普夫婦 自私貪婪
高潮 見于勒 變 刻薄潑辣
結局 躲于勒 小市民形象
課后學習
1.再次深入閱讀文本,爭取讀出新的更深的感受
2.思考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的主題
第二課時
課堂學習
一、回憶與復習
1.通過上一課時的閱讀,我們初步認識了莫泊桑筆下的菲利普夫婦,合上書本以后,你們對這兩個人物的哪些言談舉止印象最深?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莫泊桑筆下塑造的菲利普夫婦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
3.教師總結:希望大家通過學習本文,仔細品味這些作家是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中心的。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將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去。
二、思索探究
1.我們的學習不能僅僅限于大體上了解內容,還要講究精讀細讀,甚至能夠提出有深度的問題。今天,就由老師開個頭。
教師預設“深度問題探索板”,由學生自主選擇1-2個問題探討、交流。
(1)“那時候,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開進口來,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句中加點詞語很巧妙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請你加以揣摩。
(2)菲利普先生有這樣一句話:“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菲利普先生“早就看出來了”嗎?他究竟看出什么了呢?
(3)“插敘”指的是什么?本文的插敘在哪里?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4)被打發到美洲的于勒先后寫來了兩封信,你認為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否累贅?
(5)“我”為什么會給于勒那么多小費?你能夠用合適的語氣朗讀課文倒數第八節嗎?
(6)“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所以,讀完本文,你對于勒肯定也有自己的態度?你是同情還是鄙視這個人物,或者有其它的看法?
要求學生盡量自己思考,不贊成依賴小組學習。
2.主題探討歸納
通過兩課時的學習,我們跟隨著作家莫泊桑在19世紀的法國走了一遭,親眼目睹了發生在一戶中下階層人家的悲喜劇。面對菲利普夫婦一家從悲到喜再到悲的經歷,我們不得不作出更深層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親人互不相認,家人不愿團圓?這個東西是否具有時代性,普遍性呢?
鼓勵學生自主探討本文主題
參考板書
開端 盼于勒 虛榮勢力 金錢社會中
發展 贊于勒 菲利普夫婦 自私貪婪 人與人之間
高潮 見于勒 變 刻薄潑辣 的冷酷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