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7.同學們進行比較、分析應該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8.分析歸納:
“船上議論”主要體現(xiàn)了三個層次,憤憤不平的發(fā)泄——滿懷希望尋出路——路路斷絕后的抗爭。
9.全班同學集體朗讀這一部分。
四、小結
1.通過對這兩部分對話的研讀,我們發(fā)現(xiàn)葉圣陶是駕馭語言的高手,對話雖簡短,卻鮮明地體現(xiàn)了農民淳樸憨厚、凄苦無助而為了生存又不得不苦苦掙扎的性格特點;小說還有一段情節(jié)是寫街上購物,作者通過描寫街上熱鬧的購物場面來反襯農民內心的悲苦,尤其是重點刻畫農民改變購物計劃的心理,讓讀者看了心情異常沉重。
2.小說選取了三個場景來寫,內容凝練,結構嚴謹,塊塊內容均凸顯“豐收成災”的主題。這種謀篇的技巧值得我們揣摩學習。
五、結束語
同學們,一篇《多收了三五斗》讓我們結識了值得我們深深同情的一群農民朋友,讓我們了解了中華民族在二三十年代災難深重的社會狀況;讓我們欣賞到了作品語言及構思的藝術特點;讓我們汲取了豐厚的文化、情感、營養(yǎng)……
相信,同學們如能熱愛閱讀,那你的收獲將是無限的。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茅盾的《春蠶》。
2.任選一個角度寫篇400字以上的賞析文章。
綜合學習與探究
參 考 教 學 案 例 個性化備課
活動目標:
1.通過品味、感悟、欣賞本單元小說的重點語段,理解作者對社會與人生深刻而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
2.通過閱讀小說,能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經驗與小說中人物的情感和經歷產生共鳴,.深入理解作者的愛憎情感。
3.品味小說語言的藝術魅力,初步學會對表現(xiàn)不同人生的作品進行分析和比較。
4.能利用網絡等多種方法查找所需資料(包括作家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相關作品等),通過小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和研究。
5.能運用書信體形式恰當?shù)皿w地表達思想感情。
課前學習:
1.在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家作品研讀并作相關點評或筆記。
2.查找、收集本單元某位大師的相關資料(包括作家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相關小說等)。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品味、感悟、欣賞本單元小說的重點語段,理解作者對社會與人生深刻而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
2.讀小說,能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經驗與小說中人物的情感和經歷產生共鳴,深入理解作者的愛憎情感。
3.初步學會品味小說語言的藝術魅力。
二、活動形式:
開展一次[板書]:“我讀小說——”主題交流活動。
三、活動指導:
1.所謂重點語段是指:能揭示小說主旨、讓人產生聯(lián)想、作者在小說中進行議論抒情、或對人物形象有特殊表達效果和作用等的句段,作為本次“我讀小說——”的主題交流活動,同學們對本單元小說中有獨到啟發(fā)或有疑義的句段也可作為重點語段。
2.選題不宜過廣,宜從小處入手。立足本單元綜合學習與探究的幾篇小說,適當延伸;抓住1-2篇做細、吃透。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小說重在“品”,讀小說不能僅僅讀故事情節(jié),更要能通過品味、感悟、欣賞.小說中的重點語段,理解作者對社會與人生深刻而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從而了解歷史,豐富人生,甚至改良社會。
(二)出示活動目標(見上)
(三)確定分組:
按選擇的小說篇目分組(若選擇的是相關作品,按背景、主題、或作家歸類),組員4-6人不等,確定組長,記錄員。由組長主持召開研究小組會議,討論決定各組員的分工,把選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小問題必須圍繞學習與探究的目標,或品味、感悟、欣賞小說的重點語段,.或感悟作品的愛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會及生活的內涵,以感想形式呈現(xià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