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導學案
課題
16《音樂之聲》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周勇斌 審稿 九年級備課組 審核 學習目標 1.體會課文是如何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瑪麗亞的形象的,品味課文中的環境描寫,人物語言描寫和動作、表情描寫。
2.揣摩語言,發揮聯想和想像,感受課文中人物唱詞所體現的音樂故事片的特色。 學習重點 體會課文是如何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瑪麗亞的形象的 學習難點 品味課文中的環境描寫,人物語言描寫和動作表情描寫 學習課時 1課時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1)自主學習
1.作者介紹 勒曼,美國劇作家。
2.時代背景 《音樂之聲》是根據百老匯一出上演四年而盛況不衰的歌舞劇改編的。該片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5項獎,。該劇取材于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地方有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在納粹德國吞并奧地利之后,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
3. ①生字注音
崢嶸( ) 鱗次櫛比( ) 漣漪( )
佇立( ) 頂禮膜拜( ) 彌撒( )
②詞語解釋
崢嶸: 鱗次櫛比:
漣漪: 佇立:
頂禮膜拜:
(2)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一、預習交流、展示成果
1、 組內交流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2、 展示預習成果
二、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1 眾修女七嘴八舌評說瑪麗亞,概括一下她們的意見,說說在眾人眼中瑪麗亞是個怎樣的人? 2 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作“皎潔的月光” “天上的云彩”,你認為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為什么?請你用一兩個比喻去形容瑪麗亞 三、訓練反饋、拓展延伸
你周圍有像瑪麗亞這種性格的人嗎?注意觀察,用一段話描寫這個人。
四、歸納反思:
課題
14《變臉》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周勇斌 審稿 九年級備課組 審核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把握“糍粑、陰霾”等詞的讀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魏明倫及《變臉》的劇情。 3.體會唱詞的形式特點及在劇中的作用。 學習重點 1.把握劇情,理解水上漂與狗娃之間的矛盾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