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導學案
公爵的這段話:“我很替你不快樂,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對質,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慈悲的不近人情的惡漢。”簡潔的幾句話,就準確而有力地描述了夏洛克的心地兇狠,感情冷酷和處事待人的態度。
貼切而又新穎的比喻,是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一大特色。他那高度的創作才華和廣闊的生活視野,取比自天上人間大海陸地,比喻新穎獨特、喻義深邃。
指出下列各句是誰說的話?運用了什么修辭?在表達上有什么效果?
1、你這樣沒有慈悲之心,將來怎么能夠希望人家對你慈悲呢?
2、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不難看到這位被雨果譽為“戲劇界的神人”的莎士比亞。確實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個高峰。我們應在有限的課外時間里,多多閱讀他的作品,學習他的語言,這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很好的積累。
(三)戲劇主題(合作探究)
1、《威尼斯商人》的戲劇沖突主要產生在夏洛克和安東尼奧之間,劇本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怎樣的社會矛盾? 2、 作者莎士比亞在安東尼奧、鮑西婭等人身上寄托了什么? 三、訓練反饋:表演“法庭審判”一場戲。 四、延伸拓展
把握全篇劇情,展開想象,補充細節,把全文改成一則故事。 五、學習反思:
課題
15《棗兒》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周勇斌 審稿 九年級備課組 審核 學習目標 1.了解劇情,了解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人們生存狀態的變化。 2.了解現代戲劇藝術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3.熟悉劇情,領悟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揣摩情節、語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義,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品評鑒賞能力。 學習重點 1.把握劇中老人和男孩兩個人物形象,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 2.體會作品的象征手法 學習難點 領悟劇本所蘊含的象征意義,理解劇本的主題。 學習課時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自主學習
熟悉課文
2、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二、預習交流、展示成果
1、 組內交流預習中生成的問題
2、 展示預習成果
三、師生互動、質疑探究
1 老人有幾次回憶起兒子棗兒小時候的事?他對男孩又是什么態度?這些反映出老人一種什么樣的心態? 2 作者想要借棗兒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3 課文開頭和結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謠,讀一讀,想想它在劇中起什么作用? 4、學習中發現了什么新問題
四、訓練反饋、拓展延伸
聯系現實生活,關注自己周圍的老人和小孩孤獨的現象,了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五、歸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