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下冊全冊復習學案
“材料二”反映了與過去相比,現階段我國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材料三”反映了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人口的科學 文化素質偏低的狀況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
(2)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主要表現在科技和人才的競爭。為此,我們青少年要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思想道德素質。
2、(1)因為地球上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為此,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垃圾成堆、土地荒漠化、森林減少、酸雨頻繁等。
(2)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3)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堅持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使人口增長與自然資源的開發相適應,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堅持科學發展觀,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國的一項長期的發展戰略。(用課本第26—27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四個要求作答也行。)
三、材料分析
根據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抽樣調查,我國XX年家庭的全部收入中,勞動收入占73.5%(這其中公有制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占絕大部分比例),同時股息、紅利等財產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年的19.4%上升為26.6%。
1、 上述材料反映我國實行什么經濟制度?
2、 這一制度體現了黨和國家的什么方針?為什么?
答案:
1、 上述材料反映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2、 這一制度體現了黨和國家提出的“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在我國居民的家庭收入中,有勞動收入,股息、紅利等財產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這就體現了對勞動,知識,人才和創新的尊重。
課 題 2.1復習
教學目的 對已學知識的回顧與鞏固
教學過程
1.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2.四個尊重的關系:尊重知識、人才、創造人才與尊重勞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是尊重勞動的必然要求,是現代社會勞動的必然要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知識、人才、創造等因素在勞動過程中地位與作用日益提升。尊重勞動要求尊重知識、人才、創造,只有這樣才能迅速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當今社會和未來社會的進步。
3.如何理解總體小康?
總體小康是指我國人民衣食住行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例題分析
1、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最關鍵的是( )
a、力爭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XX年翻兩翻
b、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c、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
d、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課 題 2.2復習
教學目的 1、人民當家作主是本質要求
2、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
3、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
一、 單項選擇題
黨的xx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據此回答第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