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上冊全冊導學案及答案2
合作探究
1、 我們共同的家園
【活動一】是否能砍這樣的大樹?毀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有哪些?
答:不能。毀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有:砍伐樹木;毀林開荒;農村生活柴火砍伐等等。
(1)、我國的資源現狀
①、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是我國的又一個重要國情。
②、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科學,浪費、損失嚴重。
(2)、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無所作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受到它的懲罰。
2、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活動二】p55答:三個觀點都從不同角度認識到了人類要善待地球、保護環境。觀點一:表明人類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能損害后代人的利益,要對子孫后代負責。觀點二:認識到人類需要的無限性與資源的有限性之間存在的矛盾。我們絕不能縱容人類的貪欲。因為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和資源的掠奪式開發,最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觀點三:認識到了人類的命運與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對環境的最大威脅是人類自身,所以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環境,關鍵是靠人類自身。
○設計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公益廣告
a、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c、大地需要綠色,人類心靈需要綠色;d、小草與我共同成長;e、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f、地球是我家,保護靠大家;g、“手拉手,創造美好環境;心連心,構建和諧社會”;h、攜手共建美好和諧的環境。i、
(1)、資源問題也是發展問題。(當前,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嚴峻性: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等一系列的世界性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
(2)、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
含義: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盡的責任。
【活動三】假如你是牧民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答:選擇第一種,大家合作,有意識地控制各自的牲畜頭數,使之與牧場的承載力相適應,走可恥續發展之路。
(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
①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受到它的懲罰。
②資源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等一系列的世界性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
③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都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p56。
【活動四】我們能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做些什么?
答:a、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b、節約和回收廢紙、碎玻璃等;c、不送或少送賀卡;d、節約用電,隨手關燈;e、節約用水,隨手關閉水龍頭;f、用淘過米的水澆花;g、用“中水”洗車等等。
課堂反饋(做錯了請在反面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