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上冊全冊導學案及答案2
現象 表明
在歷屆全國人大、政協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員均占一定比例 各民族均享有平等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教學 各民族均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
(1)、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p42
【 活動二】①、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習慣,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②、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答:a、要認真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反對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增強民族團結意識。b、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團結的事,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c、以實際行動自覺維護各民族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2)、 怎樣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責任和義務?p43
3、 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活動三】認識上面兩幅圖片的含義嗎?
(1)、愛國統一戰線p43-44
現階段,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2)、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3)、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一個國家、兩種制度”。①“一個國家”p44② “兩種制度”p44③“一國兩制”提出和實施的重大意義p44
【活動四】如何解讀《鄉愁》這首詩?
答:詩中強烈反映了長期以來,中國臺灣人民對祖國充滿的無限思念之情,實現祖國統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國早日統一。
④我國解決中國臺灣問題的政策p45
☆列舉史實說明中國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答:(1)、元政府設置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列島和中國臺灣。(2)、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3)、清朝施瑯挫敗分割中國臺灣的陰謀。(4)、1884年,清政府設置中國臺灣府,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5)、1943年《的開羅會議》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國際法上明確無誤地確認了中國對中國臺灣的主權。
課堂反饋
不定項選擇題
1.現階段,我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包括( )
a.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b.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c.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d.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2.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
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尊重中國臺灣人民的生活方式 c.保持中國臺灣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d.弘揚民族精神
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民族和睦共處、共同發展。其所以如此,是因為( )
a.我國確立了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b.我國人民能自覺做到“三個尊重” c.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問題 d.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材料分析:
XX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經過表決,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當日,國家發布第三十四號主席令,公布這部法律。這部法律的出臺,有利于遏制勢力,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
閱讀回答問題:
1、《反分裂國家法》出臺的意義。(3分)
2、請你談一談我國政府解決中國臺灣問題的基本主張。(4分)
課后反思:
第四課《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第一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導學案
學習目標
了解對外開放的必要性,懂得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知道我國是如何堅持對外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