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
【教學過程()】
(以講授法、談話法為主的教學方式)
(引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有液態水的存在。水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學生回答,答案不定)
(板書)一、水資源的重要性(投影片1)
(講解)水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水資源是人類進行工農業生產的必要條件。那么水資源存在于何處呢?
(板書)二、水資源的存在形式與分布
(投影片2)地球上有哪些水的存在形式?哪一種水比例最大?(海洋水)如果在海上遇難,首先應該找的是什么?(淡水)對人類生活和生產最有用的水資源是什么?(淡水)占比例多大,分布何處?(冰川最大,其次是地下水……)現在人類大量使用的水資源有哪些?(河水,湖泊淡水,部分地下水;)
(投影片3 教師補充)通常我們所說水資源有狹義(淡水)和廣義(地球上所有的水)兩種,目前人類大量使用的水資源只占全球總水量十萬分之一,占淡水總量0.3%,是非常有限的,但從總量來說以人類現在的發展水平來衡量是夠用的。但是為什么許多國家和地區缺水呢?
(學生活動)"世界水資源分布"掛圖
(歸納)降水較多的地區淡水資源較豐富。水資源分布不均是造成水資源短缺的原因。而水資源短缺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怎么辦呢?(學生思考)
(板書)三、淡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引導)水資源分布不均是自然原因造成的,那么人類的活動對水資源有哪些影響呢?我們應該怎么辦?讀課本文字、漫畫思考回答
(學生分組活動)
1、分析水資源不斷減少的原因,教師提供漫畫圖、補充資料;
2、分組報告討論結果(人口和工農業用水量增加;水污染增加,水資源減少;浪費水資源現象嚴重等。)
3、 我們該如何去做?提出倡議,制定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目標。(課堂或課下完成)
(板書)
(總結)通過學習,我們了解水的重要性、水資源的有限性,節約用水應該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今天開始。
(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
一、收集資料::
1、分組:班級分成四---六個小組,調查與水有關的知識
2、調查方式:查閱報刊雜志、上網搜索、詢問有關人員、到附近進行實地調查等
3、調查內容:教師提供一些問題,各組選擇;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自己選題
①世界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和分布情況
②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③水污染的表現有什么?
④世界各國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⑤對水資源的破壞方式主要有哪些?
⑥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出建議。
⑦家庭和學校水浪費、水污染調查。
二、整理資料:
各組員將收集到的資料(文字、圖片、音響等)匯總,進行篩選、歸納、整理、分析
三、匯報交流:
全班同學共同交流和探討。有小組同學就各專題進行匯報,其余小組提問,完善。
四、成果展示:圖片、文章、漫畫等。可以做一有關水資源問題的網站;或出一期壁報等。
【設計思想】
設計兩種方案,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對于本節內容來說,最重要的是使同學們了解我們必須節約用水的原因以及形成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