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節 亞洲的人文環境(第1課時)
師: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條件影響的,各國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國情,并結合世界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大環境來確定經濟發展戰略。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亞洲,少數國家是發達國家,如日本;大部分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即使同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差異也很大。
師:組織學生探究學習,完成p15活動1。
生:討論后回答(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的國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500美元的國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國、越南、尼泊爾。(2)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尼泊爾的147倍。(3)亞洲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異較大。較高的發達國家很少,如日本;發展中國家中,差異也很大,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新加坡為20690美元,尼泊爾為23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90倍。(4)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中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師: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差距,經濟發展還有困難。我們既不可因成績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還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們應立足現實、腳踏實地、因地制宜、縮短差距。作為中學生,我們肩負著昌盛祖國的重任,一定要練就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下面請大家閱讀教材《三類產業的劃分》。
生:閱讀材料:p16《三類產業的劃分》
師:以日本為例,教給學生如何讀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三類產業構成圖
生:完成p16活動2
教師出示:xx年亞洲五國國內生產總值三類產業構成(%)
國家 第 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日本 1.3 30.4 68.3
韓國 4 34 62
泰國 22 28 50
印度 9.8 44.0 46.2
緬甸 57.2 9.7 33.1
師:觀察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與三類產業比例之間的關系怎樣?
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現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大多數第一產業的比重很小,第三產業的比重最大。目前,中國也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推進第二產業、重視第一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努力發展經濟。同學們,加油吧!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你們的努力,明天的中國一定會更加美好!
教師組織學生對第二節人文環境進行總結:(略)
●○ 板書設計
二、 多樣的地域文化
1、 文化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民族風俗的關系
2、 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三、 經濟發展差異
歷史條件
1、影響經濟發展的條件 社會條件
自然條件
2、 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差異
3、三類產業的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