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導學案
材料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
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材料二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請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三國”指哪三國?材料二中的詞句與我國古代歷史上哪一著名
的戰役有關?請寫出這次戰役的時間。
(2)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誰?與他一同指揮這場戰役的還有哪一位?
(3)試評述“檣櫓灰飛煙滅”的原因。(寫出兩點即可)
(4)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你最喜歡哪一位,請用一句話說明你喜歡的原因。
【質疑反思】
【預習導學】
1.袁紹 曹操 孫權 劉備 2.200 統一北方 3.208 赤壁 劉備 孫權 長江 赤壁之戰
4.魏 洛陽 蜀漢 蜀 229 建業
【問題探究】
從漢朝的統一政權到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這是因為,東漢末年,中央政權名存
實亡,眾多軍閥各據一方,互相兼并,連年混戰,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魏、蜀、吳
統治者在軍閥混戰中脫穎而出,完成了各自境內的相對統一,并采取了一些穩定社會、
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措施,人民生產生活狀況有所好轉。從這些史實看,從漢朝的統一政
權到三國鼎立,既有利于統一局面的重新出現,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會的發展。
因此,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目標檢測】
1.b 2.c 3.d 4. b 5.b 6. c
7.(1)魏國、蜀國和吳國。赤壁之戰。公元2XX年。
(2)周瑜,諸葛亮。
(3)因為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驕傲輕敵,麻痹大意。加上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
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疾病。這就埋下了失敗的禍根。而孫劉聯軍采用
了正確的戰術,火攻曹軍,結果大敗曹操。
(4)如喜歡曹操。因為他有遠大志向,善于謀略。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
基本統一北方,促進了北方生產的發展。(也可寫其他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