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三國鼎立導學案
2、 這 首詞與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哪一著名戰役有關? 3、 這一戰役爆發前,曹操已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性戰役是?26.知識拓展 (1) “曹操在公元2XX年,寫了一首詩《龜雖壽》,其中有幾 句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達了作者的遠大抱負。” 閱讀材料回答: ①他的“壯心”是什么? ②他的“壯心”有沒有實現?為什么?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2)材料二:兩軍交戰,相持不下,袁紹的一個謀士勸袁紹說:“袁將軍,烏巢乃屯糧重地,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勸將軍派一支部隊駐扎在屯糧處外側,以防 曹軍偷襲。” 袁紹傲慢地說:“我籌策已定,你休操心!” 這時,另一謀士許攸拿著搜獲來的曹操催糧書信,徑直來見袁紹說:“袁將軍,曹操主力屯兵官渡,與我相持已久,后方必定空虛。現在,若分一軍,星夜偷襲許昌,不但可把許昌連根拔起,而且還可生擒曹操。如今,曹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袁紹說:“曹操詭計極多,此書乃誘敵之計也。” 許攸氣憤地出來,恨恨地說:“忠言逆耳,豎子不足與謀!” 許攸見袁紹驕傲輕敵,注定失敗,就去投奔曹操。曹操聽說許攸來了,高興得連鞋都來不及穿,就光著腳跑出來迎接,還拍著手笑道:“您遠道而來,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請先生教我破紹良策。” 許攸說:“攸有一策,不過三日,使袁紹百萬之眾,不戰自破。”曹操高興地說:“愿聞良策。”許攸說:“袁紹軍糧輜重,盡積在烏巢。公可選精兵詐稱袁將蔣奇領兵到彼護糧,乘 機燒其糧草輜重,則紹軍不出三日,將不戰自亂。” 曹操大喜。隨后,曹操率5000騎兵,襲擊袁軍屯糧處烏巢,火燒全部糧草,袁軍軍心動搖,曹操趁勢進攻,大敗袁軍。 在我國民間戲劇里,曹操被演成白臉奸臣,而對諸葛亮幾乎是近乎神的傳揚,學習了這一課,你同意這種傳統的看法嗎?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評價這兩個歷史人物?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學習哪些精神?
27. 材料一:南陽武侯祠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杜甫有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1) 兩則材料描述的是哪個人物? (2)材料中“取西蜀”、“東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別指什么 ? (3)材料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勞的是哪一句? (4)請列舉和他有關的三個成語。 28.填表:戰 役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時 間
交戰雙方
戰爭特點
結果
29. 連線題(把下列有隸屬關系的三組人物用線連起來) 曹操 諸葛亮 劉備 周瑜 孫權 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