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大一統的漢朝教學案
第12課 大一統的漢朝教學案
學習目標 :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漢武帝的大一統、光武中興、東漢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等基本史實。
學習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學習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課堂導入:
1、你知道西漢共經歷了多少個皇帝嗎?最為有名的有哪些?他們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什么貢獻?
2、以電視劇《漢武大帝》導入。
3、利用導入框漢高祖宴群臣的故事——設置疑問導入新課。(怎樣治理天下?)你認為漢高祖的話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他就是因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敗項羽。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難。漢高祖建立漢朝后,面臨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經濟形勢?,漢朝統治者是怎樣進行統治的?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第12課“大一統的漢朝”。
自主學習:(用15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本,找出下列問題并記憶。)
一、文景之治
1.休養生息政策:
原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文景之治
措施: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結果: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二、漢武帝的大一統: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措施:
①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
3、結果:
實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開始進入__________________
三、東漢的統治
1、西漢滅亡于__________年。
2、東漢建立于__________年,定都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
3、光武中興是_________在位時的局面。
4、東漢衰落 5、東漢瓦解
合作探究:
1、課本68頁“動腦筋”。
2、漢武帝和秦始皇分別是怎樣對待儒家學說的?
3、漢武帝的大一統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精講點撥:
1、解釋休養生息的含義。
2、通過學習,給我們的啟示:文景兩帝----節儉治國----盛世
秦始皇-----奢侈殘暴----亡國
3、 漢武帝摧尊的“儒術”,與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以儒家學說為主,又經董仲舒的改造、發揮,吸收了法家、道家學派的一些思想,從此它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4、漢武帝時期的大一統局面,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鼎盛局面。他對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達標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西漢第一個皇帝是( )
a.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武帝 d.漢景帝
2.漢初統治者對人民采取輕徭薄賦政策的客觀原因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訓 b.重視“以德化民”
c.經濟困難 d.人心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