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統一國家的鞏固學案
②有關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問題
⑴漢武帝為什么要發動反擊匈奴的戰爭?(秦漢以來,匈奴不斷南下騷擾,北部邊郡不得安寧)
⑵漢武帝為反擊匈奴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積蓄了足夠的糧食、錢財和戰馬,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
⑶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幾次對匈奴的戰爭?(三次)
⑷統帥是誰?(衛青、霍去病,指導學生看課本中的小字,補充有關衛青、霍去病的故事)
⑸結果怎樣?(漢軍取得了勝利,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北部邊郡得以安寧,并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以至中亞各地的通道)
⑹打敗匈奴后,漢武帝為經營西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河西設郡、興修邊塞、續修長城、河西屯田)
⑺以上四項中,標志著西漢王朝對西域的經營開始的是什么?(河西屯田)
⑻河西屯田的目的是什么?(為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
⑼河西屯田的方法是什么?(遷徙內地的漢族人民前往河西。以上兩點也是我們把河西屯田作為西漢王朝開始經營西域標志的原因)
③“西南夷”
⑴什么叫“西南夷”?(西漢時期,今四川西南、貴族、云南等地居住著許多語文、風俗、習慣不同的少數民族,統稱“西南夷”)
⑵“西南夷”中較著名的有哪些?(夜郎、滇國。指導學生回憶成語“夜郎自大”,“滇”是現在哪個省的簡稱)
⑶西漢王朝對“西南夷”采取了什么樣的政策?(多次派人前往,說服西南諸國歸順西漢,接受朝廷的管轄;漢族官吏在西南地區舉辦學校;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到西南)
④“東胡”
⑴什么叫“東胡”?(漢初,東北地區居住著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稱作“東胡”)
⑵漢武帝時,烏桓族被霍去病遷到哪里?(上谷、漁陽、遼東等地)
⑤經濟措施
⑴漢武帝時,西漢王朝在經濟上的頭等大事是什么?(鑄造錢幣、興修水利、)
⑵公元前118年,漢武帝下令廢除半兩錢,改鑄什么?(五銖錢,700多年間成為我國標準鑄幣)
⑶漢武帝時,在關中鄭國渠上游南岸開鑿了哪兩條渠?(六輔渠、白渠)
⑷漢武帝時,經過大規模整治的黃河,在以后多少年中沒有發生過大水災?(80年)
⑥文化
⑴秦始皇焚書使儒家經書慘遭厄運,漢初諸帝采取了什么政策?(重視經書的重寫,并鼓勵各地獻書)
⑵誰向漢武帝提出了“獨尊儒術”的建議?(董仲舒)
⑶為大力發展儒學教育,漢武帝設置了什么職位,讓其傳授弟子?(五經博士)
⑷中國古代最高學府是什么?(太學)
⑸西漢末年,太學已經有多少人的規模?(一萬多人)
⑦什么叫年號?中國歷史上正式建立年號是從誰開始的?(年號是帝王用來紀其在位年代的名號。漢武帝。寫出“廟號、謚號、尊號”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
△處理問題
①衛青、霍去病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什么啟迪?一人人怎樣才能建功立業?
激勵學生樹立為國家、這社會作貢獻的志向。
一個人要建功立業須有剛毅頑強、百折不撓、奮發上進、公而忘私的精神。
②與秦始皇相比較,你認為漢武帝是怎樣一位帝王?
評價歷史人物的四要素:⑴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分析;⑵要注意歷史人物實踐活動和主要業績;⑶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觀點;⑷要注意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
補允有關史料,讓學生自由發言。
〔貫通評價〕(約3分鐘)
漢武帝年間由秦始皇建立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發展,西漢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大一統”簡單地說就是中央加強對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統一領導,形成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