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
原因 漢武帝準備聯絡大月氏人夾擊匈奴。
過程 公元前138年,張騫首次出使西域,沒有達到目的;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訪問了許多國家。各國回訪長安。
影響 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促進了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
絲綢之路 時期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后)及以后開通。
線路 陸路:各國使者、商人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長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區→西亞→歐洲的大秦一線運過去,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
海路:廣東沿海港口→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孟加拉灣→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
影響 是中國和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推動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班超經營西域 背景 東漢初年,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
經過 班超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政府任命為西域都護。
影響 進一步加強了西域和內地的聯系。166年,大秦使者訪問洛陽,這是歐洲國家與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5.昌盛的秦漢文化
類別 年代 人物 主要成果(觀點) 影響(評價)
科技成果 造紙術 西漢早期 已發明紙(甘肅天水漢墓出土)。 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東漢 蔡倫 改進了造紙術。
數學 東漢成書 《九章算術》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 其中一些內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地震 東漢 張衡 制造的地動儀能測定地震方向。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
醫學 東漢 華佗 擅長外科手術,制成了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 創編了醫學體操“五禽戲”。 “麻沸散” 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東漢 張仲景“醫圣” 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宗教思想 佛教 西漢末年 釋迦牟尼 提倡今生忍受苦難,來生轉世可以得到幸福。 佛教的思想可以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的心理需要。因此,這兩大宗教得以傳播和發展。佛教和道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道教 東漢 張陵 主張修身養性,修道成仙。
奉老子為教主,稱他為“太上老君”。
無神論 東漢 王充 《論衡》批判了鬼神迷信的思想。
歷史學藝術 歷史學 西漢 司馬遷 《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 這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也是優秀的文學著作。
雕塑藝術 秦朝 秦始皇陵兵馬俑 造型精美,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二)剖析重難點
1.圖說秦朝的中央集權
由此圖可以看出:從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秦始皇通過郡縣制把地方上的權力,集中到中央,這就是中央集權;又通過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是君主專制。這樣就形成封建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皇權是權力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