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吸收作用
第三節 吸收作用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和無機鹽
2、闡述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3、識別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結構基礎---根毛
4、通過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
5、說出無土栽培的要領和發展前景
提前準備:
1、水稻幼苗、土壤浸出液、蒸餾水、鹽水、羅卜條
2、放大鏡、培養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導入:
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水分和無機鹽,是從哪里來的?讓我們從探究實驗中得到答案
發現問題:將萎蔫的黃瓜浸泡在清水中,黃瓜會逐漸變得硬挺;將少量的醬油倒入盛有黃瓜的盤里,盤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湯,黃瓜條逐漸變得軟縮。
提出問題:黃瓜的果肉細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那么黃瓜細胞在什么情況下失水或吸水呢?
作出假設:當周圍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設計實驗方案:
把蘿卜條分別放在不同的溶液中,觀察其變化(選兩個學生來做實驗的操作人員)
15分鐘后觀察蘿卜條的變化情況。
分析實驗現象:
1、浸泡在清水中的蘿卜條變得硬挺了,因為吸收了水分。
2、浸泡在鹽水中的蘿卜條變得萎縮了,因為失去了水分。
得出實驗結論:
1、當周圍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2、當周圍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吸水。
布置下節課的工作:
1、 每班選擇2位同學參加實驗
2、 選定5班的準備記錄、發言同學
3、 指導學生制定表格
4、 布置學生在課前要預習
第二課時
觀察根毛: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
2、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
3、通過觀察,完成下列問題:
(1) 根毛長在根的哪個位置?在根的頂端嗎?
(2) 根毛的頂端和根尖的頂端哪個細?
(3) 你能數出一條須根上所有根毛的數量嗎?
4、小結:植物的根具吸水功能,是與根的哪些結構有關?
5、什么叫土壤溶液?
6、根吸水的原理是什么?
7、燒苗現象是如何造成的?
無機鹽的吸收:
學生觀察展示在桌面的實驗品:用清水和土壤浸出液培養的水稻幼苗,然后思考:
1、描述現在兩株幼苗的色澤,以及根系和莖葉的長勢。(學生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并展示自己的詳細記錄。)
2、為什么兩種幼苗的大小會不一樣?
3、土壤浸出液與蒸餾水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4、分析說明土壤浸出液培養出的幼苗生長健壯的原因。
小結:植物的生活需要無機鹽,其中需要量較大的無機鹽是:氮、磷、鉀。
無土栽培
1、什么叫無土栽培?
2、無土栽培有什么優點?
(學生介紹資料)
表達與交流體會:
這節課,我學會了------
我了解到-------
使我感觸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