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節 觀察葉片的結構
教學目標:1、描述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2、解釋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出植物葉片的機制。3、說出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環中的作用。4、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5、認同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教學重點為、難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介紹葉片的結構書本p115是葉片的結構示意圖,請同學們說出葉片總的來說能分成幾個部分?1、表皮分為上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氣孔少,表皮主要起保護作用。2、葉肉是葉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含有葉綠體,還記得葉綠體是進行什么作用的場所嗎?3、葉脈里面含有導管和篩管,主要是起運輸作用的組織。表皮,葉肉,葉脈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的主要“門戶”是氣孔氣孔是表皮里比較特別的結構,它們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的特點是細胞壁厚薄不均勻。1、氣孔與水的關系: 當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當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閉合2、氣孔與溫度的關系:溫度高,氣孔打開,加快蒸騰作用溫度低,氣孔關閉,減少蒸騰作用復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顯微鏡的使用步驟:1、取鏡與安放2、對光3、觀察使用顯微鏡時,物鏡與目鏡的選擇:先用10*的目鏡和5*的物鏡,為了找到物體的位置復習顯微鏡的構造:提問: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通光孔觀察葉片的結構和步驟1、葉片放于木板上2、兩片刀片,迅速切割(找出最薄的一片,用毛筆粘上)3、把最薄的一片做成臨時裝片。(先在載玻片上滴水,再把葉放在水里,蓋上蓋玻片,如看不清楚,可用稀碘液染色)4、找出葉脈,表皮,葉肉5、收拾工具,清潔桌面布置作業報告冊p34,第四大題拓展練習。教學反思: 學生對于氣孔的作用并不是很明白,如果能給他們一些具體的例子可能會更清楚,比如太陽照射時,氣孔張開,進行蒸騰作用,當下雨時,周圍的濕度比較大,氣孔也就不需要進行蒸騰作用,所以這時植物的氣孔關閉。關于蒸騰作用降低植物體的溫度,使植物體不致被灼傷的問題,可以利用夏天洗澡的例子來說明。夏天洗澡后,留在人體體表的水分蒸發時,會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從而使人感到涼爽。由這類生活實例再引伸到植物體的蒸騰作用,學生就容易理解了。我覺得書本上第3個步驟可以省略,因為只要在切成的葉片中找出比較細小的就可以完成我們的實驗了,而找出這個最細小的葉片并不一定在培養皿中才能找到,在木板上同樣可以,找到后用毛筆取出就能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