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理數”簡介
三、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1.與前兩個學段的銜接 前兩個學段學過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即正有理數及0的知識,還學過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這些都是學習本章內容的基礎。 有理數的有關概念以及運算,與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數的概念及運算聯系緊密。例如,對負數的認識離不開對已學過的數的認識;有理數的運算,當符號確定后,就歸結到已學過的運算上去。因此,學習有理數的有關概念以及運算,都必須注意與從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數的概念及運算的銜接。 教科書把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運用于本章。例如,用-a表示a的相反數;用字母表示求一個數的絕對值的結論;用字母表示有理數的減法法則、除法法則。這樣做可以使問題的闡述更簡明、更深入,同時,前面學過的數與代數的知識,也得到了鞏固、加強和提高。 2.把握好教學要求對絕對值的要求,要有一個過程,有些要求要在今后的學習中落實,例如絕對值不等式等等。本章安排絕對值的概念,主要是為有理數的運算作準備的。會求一個數的絕對值就達到了上述要求。教科書中用字母表示求一個數的絕對值的結論,并不要求在絕對值符號中出現字母并加以討論。 有理數運算中涉及的數應當比較簡單,如果涉及的數比較復雜可以利用計算器解決,主要是確定結果的符號。對于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也要控制復雜程度。 3.用好計算器
用計算器可以進行有理數的運算,這意味著沒有必要要求學生進行復雜的筆算,使它們有更多的時間運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問題。 有理數運算的基本要求不能削弱。因此,用計算器進行有理數運算的內容,都要在學生掌握了相應運算以后再加以介紹。 讓計算器為學生掌握有理數的運算服務。筆算以后,可以用計算器驗算,參照計算器計算的結果,學生可以判斷筆算結果是否正確。如果筆算的結果不正確,應鼓勵學生尋找筆算過程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而不是把計算器算得的結果一抄了事。 讓計算器幫助學生探索運算規律。例如,考察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與分配律是否在有理數范圍內適用,可以讓學生選較復雜的數進行嘗試,用計算器獲得結果。 4.利用好選學內容 本章安排了“閱讀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等選學內容。這些選學內容是本章中有關問題的擴展與加深。適時安排有興趣的學生使用這些材料,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增長他們的見識。例如,從引言中的零件問題出發,可以在“閱讀與思考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中了解更豐富的內容。又如,從有理數乘法的符號規律,可以解釋一個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總之,要使選學內容與必學內容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