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現實情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線段、射線與直線。
2、培養操作、觀察、發現、總結、概括等能力。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受數學的重要作用。在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認識、區分線段、射線與直線。
難點:理解直線與射線的含義。
教學用具:實物展示臺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新的平面圖形――線(板書:平面圖形 線)
師:看到“線”這個字眼,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線?
指3個學生說,總結:看來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是我們生活的好朋友。下面請大家欣賞三種生活中的線。
課件演示圖片。師解釋:豎琴直直的琴弦、夜晚的霓紅燈發射出的直直的光線、向兩端直直的無限延伸的鐵路。
指出: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就一塊來研究怎樣把生活中直直的線變成數學中直直的線(板書:直)
師:關于數學中直直的線你已經知道了哪些內容?
追問:關于這三種線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名稱、特點、畫法、特點、讀法、聯系、應用。
師:老師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二) 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認識線段
(1)建立線段的數學模型,認識端點
師:每個同學手邊都有1條線,請你用兩只手捏住它的兩端把它快速拉直,舉給老師看。
指生臺前展示,糾正不合適的地方,如沒拉直,沒捏好。
師:xx同學兩只手捏住的中間這一段直直的線就是一條線段,兩只手捏住的線的兩端就是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請你像老師這樣指出你同桌手中線段的兩個端點、摸出線段的長度。板書:直、兩個端點。
(2)量線段。
師:請你用直尺量出你手中線段的長度。
指3個生匯報。
師:看來有的線段長一些,有的短一些,但是我們都可以用直尺量出它的長度,也就是說所有的線段都是有限長的,不能向兩端無限延伸。板書:無限長。
(3)畫線段
師:請你想辦法在練習本上畫出1條15厘米長的線段,師巡視指畫法不同的學生畫在黑板上,同位互相看一看畫的線段,反饋出線的問題。如:畫彎,沒點兩個端點,畫的方向等。
追問:你認為誰畫的對?為什么?不加兩個端點行嗎?兩個端點的作用是什么?你認為畫線段時要注意哪幾點?
強調線段的方向可以自由調整。
(4)讀線段
師:誰能幫老師給黑板上的這條線段起個名字?怎么讀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給兩個端點命名,給線段命名,生讀,師板書:讀作:線段ab(或ba)指出有兩種讀法。
強調:讀線段時可以從任意一個端點讀起。
師:請你像老師這樣給你畫的線段命名,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
(5)找線段
師: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條線段,請你找出1條線段,用手指出它的兩個端點,摸出它的長度,與同桌說一說。
同位互動,指2個生匯報。
2、認識射線。
(1)建立射線的數學模型
課件演示手電筒的燈泡發射出一束光線,問:你看到了什么?
師:像手電筒發射出的這樣直直的光線就叫做射線,發射出光線的電燈泡就是它唯一的端點。
(2)畫、讀射線
師:射線有什么特點?怎么畫?怎么讀呢?請你先思考再動手試一試,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師巡視發現問題,讓一組同桌到黑板上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