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5篇)
線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上)p16~17線的認識
教學目標:1、借助情境和操作活動,讓學生認識直線、線段、射線及其特性,并了解三類線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用字母正確認讀。
2、培養學生空間想象意識,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掌握直線、線段與射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學具準備:一根毛線、尺子、鉛筆、自我評價表
知識點:直線、射線、線段的特性、聯系、區別。
用字母表示經過一點、兩點畫直線、數線段(線段有長短)
教學預設:
一、直接引入:
板書“線”。生活中到處都有線,你的眼里看到線了嗎?據說后揭題(今天我們研究的是數學中直的線。)
二、認識三種線:
(一)認識直線:
1、師:生活中到處都有線,出示圖片,你看到圖片中的線了嗎?
(1)紅線出示學生找到的線,(這條線就這么長嗎?)
(2)(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頭,如果我們的視線能看得足夠遠,這條線還可以繼續延長)邊說邊演示向兩邊延長
(3)隱去背景(如果屏幕足夠大。這條線還可以繼續延長、向兩邊無限延長)邊說邊演示繼續延長
(4)(像這樣的線就叫做直線,直線上有無數個點)
出示名稱讀法(強調兩種讀法)
2、您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剛認識的直線是怎樣的?
教師根據回答板書: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長
(二)射線
1、從直線中分離抽象出射線
2、邊仔細觀察電腦演示邊思考,關于射線你發現了什么?
匯報結果,教師板書: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它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3、你來觀察一下,為什么把它叫做射線?(生猜測。)
生試讀,并說理由。(教師歸納總結:射線只有一種讀法,應該從端點開始讀。)
4、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線嗎?
(三)線段
1、抽象出線段、讀法、(板書:端點)。
2、線段有幾個端點?
3、比較發現線段有長有短,它是有長度的。
4、揭示特征
5、找一找生活中的線段。
三、分析比較
1、看書明晰概念。(剛才小朋友已經初步地了解了這三種線的一些特性,書本中已經比較完整地把他們的特性分別進行了整理,請大家認真閱讀書本,邊讀邊想:哪些特性是你已經了解并能表述的,哪些特性是你原來還不知道的。你還想補充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分析討論填寫表格。(為了幫助大家梳理剛才所學的知識,老師為大家設計了一個表格)出示表格,請生讀相關要求
3、反饋交流
4、框架圖(如果我們把線的世界用這樣一個大圓表示,那么你認為這三種現應該處于里面的什么位置呢,他們之間的關系又應該怎樣表示呢?)
四、嘗試練習(猜、認、辯、畫、(剛剛不是說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嗎?)比、)
五、趣味觀察
線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p16~p17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
3、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教學重點:掌握直線、線段和射線的特征和讀法。
教學難點: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生活中有哪些線?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1、馬路上的白線條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的四條邊是什么線?
2、教師取出手電筒,打開電源開關,讓光線射向遠處。師問:同學們,你們觀察到手電筒的光線了嗎?手電筒射出來的光線是什么線?你還在哪見到過這樣的線嗎?
3、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邊,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線?
(一)認識直線
1、體會向兩端無限延伸、不可度量長度
2、概括直線的特征
(二)認識線段
1、出示火車鐵軌圖和公路人行橫道線的圖,仔細觀察找它們的不同處。
體會火車鐵軌看不到兩端,而人行橫道線可以看到兩端
2、摸、看數學書封面一邊,找到兩端,估計它的長度,測量它的長度。
體會線段有兩個端點,可以度量長度
3、與直線對比,概括線段的特征
(三)認識射線
1、觀察射燈發出的光線圖,說這些光線有什么特點?
2、演示、觀察電筒發出的光線。
體會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不可度量長度
3、學生自己概括射線的特征
4、找生活中的射線
(四)觀察比較分析概括三種線的區別與聯系
1、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
3、匯報整理
體會射線、線段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線段
射線
直線
長度
有限
無限
無限
端點
2個
1個
無
度量
可以
不可以
不可以
與直線的關系
是直線的一部分
是直線的一部分
(五)三種線的讀法。
教師出示三種線,讓學生指出哪條是直線,哪能條是線段,哪條是射線。
線段讀作:線段ab(或ba)
射線讀作:射線ab
直線讀作:直線ab(或ba)
師強調:讀射線時要注意,它的讀法是從端點讀起,只有一種讀法,而直線、線段的讀法都有兩種。
師:三種線的讀法大家已經掌握了,那你能畫出線來嗎?
(六)畫直線。
(1)過一點畫直線
先任意畫一點,然后過一點畫直線,師帶領學生完成。
體會: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直線。
(2)過兩點,畫直線
學生操作體會,總結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七)兩點間的距離。
教師設計一個“小狗吃骨頭”的情景(電腦演示)引導學生用三種不同顏色的細線擺出三條不同的路線,再將三條細線都拉直進行比較,從而認識到兩點間的線段比曲線和折線都要短。
〖設計意圖〗:學生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與同學之間敞開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大膽與全班同學匯報自己的思維過程,能夠體現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老師只是一個點拔者、組織者。
三、鞏固應用。看一看,量一量.
(1)比較下面兩組線段一樣長嗎?
師:同學們你們估一估,哪一條線段長?
根據同學們估的結果,讓學生親自動手量一量,來確定自己估計的結果是否正確。
(2)下面兩個圖中的方框是什么形狀?
師:同學們先猜一猜這兩個方框是什么形狀?再動手量一量,看觀察到的結果和驗證的結果是否一致。
〖練習設計意圖〗看一看,量一量環節是告訴學生眼睛的觀察與實際的測量還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所以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干擾。學生先猜一猜,然后再親自動手量,使孩子們真正的體會到了學習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喜悅和享受,從而結束了本節課全部的教學任務。
猜謎語
有始有終是什么段。
有始無終是什么線。
無始無終是什么線。
線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借助現實情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線段、射線與直線。
2、培養操作、觀察、發現、總結、概括等能力。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受數學的重要作用。在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認識、區分線段、射線與直線。
難點:理解直線與射線的含義。
教學用具:實物展示臺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新的平面圖形――線(板書:平面圖形 線)
師:看到“線”這個字眼,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線?
指3個學生說,總結:看來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是我們生活的好朋友。下面請大家欣賞三種生活中的線。
課件演示圖片。師解釋:豎琴直直的琴弦、夜晚的霓紅燈發射出的直直的光線、向兩端直直的無限延伸的鐵路。
指出: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就一塊來研究怎樣把生活中直直的線變成數學中直直的線(板書:直)
師:關于數學中直直的線你已經知道了哪些內容?
追問:關于這三種線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名稱、特點、畫法、特點、讀法、聯系、應用。
師:老師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二) 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認識線段
(1)建立線段的數學模型,認識端點
師:每個同學手邊都有1條線,請你用兩只手捏住它的兩端把它快速拉直,舉給老師看。
指生臺前展示,糾正不合適的地方,如沒拉直,沒捏好。
師:xx同學兩只手捏住的中間這一段直直的線就是一條線段,兩只手捏住的線的兩端就是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請你像老師這樣指出你同桌手中線段的兩個端點、摸出線段的長度。板書:直、兩個端點。
(2)量線段。
師:請你用直尺量出你手中線段的長度。
指3個生匯報。
師:看來有的線段長一些,有的短一些,但是我們都可以用直尺量出它的長度,也就是說所有的線段都是有限長的,不能向兩端無限延伸。板書:無限長。
(3)畫線段
師:請你想辦法在練習本上畫出1條15厘米長的線段,師巡視指畫法不同的學生畫在黑板上,同位互相看一看畫的線段,反饋出線的問題。如:畫彎,沒點兩個端點,畫的方向等。
追問:你認為誰畫的對?為什么?不加兩個端點行嗎?兩個端點的作用是什么?你認為畫線段時要注意哪幾點?
強調線段的方向可以自由調整。
(4)讀線段
師:誰能幫老師給黑板上的這條線段起個名字?怎么讀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給兩個端點命名,給線段命名,生讀,師板書:讀作:線段ab(或ba)指出有兩種讀法。
強調:讀線段時可以從任意一個端點讀起。
師:請你像老師這樣給你畫的線段命名,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
(5)找線段
師: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條線段,請你找出1條線段,用手指出它的兩個端點,摸出它的長度,與同桌說一說。
同位互動,指2個生匯報。
2、認識射線。
(1)建立射線的數學模型
課件演示手電筒的燈泡發射出一束光線,問:你看到了什么?
師:像手電筒發射出的這樣直直的光線就叫做射線,發射出光線的電燈泡就是它唯一的端點。
(2)畫、讀射線
師:射線有什么特點?怎么畫?怎么讀呢?請你先思考再動手試一試,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師巡視發現問題,讓一組同桌到黑板上板演。
師:剛才你在畫射線時遇到了哪些困惑?又是怎樣解決?讀射線呢?
引導學生在辯論中明確:·要先畫一個端點,然后沿著任意一個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指出:由于射線無限長我們只需要畫出線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為了方便讀,要把射線的端點用大寫字母“a”表示,再在射線上任取一個點用“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兩端,讀作:射線ab,不能讀射線ba,讀射線時要從端點讀起,只有一種讀法。
(3)尋找射線
師:想一想,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物體發出的射線?
引導學生說出:激光、探照燈、紅外線、太陽、燈泡等。
師:別忘了恩澤地球上萬物生靈的太陽發出的光線也是射線。
3、認識直線
(1)建立直線的數學模型
課件演示金箍棒的變長功能,師:現在孫悟空手中的靜止不動的金箍棒是我們今天學的什么線?當金箍棒向兩端直直的無限延伸時呢?就變成了一種新的線――直線。
(2)畫、讀直線
師:直線又有什么特點?怎么畫?怎么讀呢?請你先思考再動手試一試,完成后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師巡視發現問題,讓一個四人小組到黑板上板演。
師:誰有不同的想法?追問:點a、點b是直線的端點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在辯論中明確:·由于直線無限長我們只需要畫出線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為了方便讀,要在直線上任意取兩個點用a、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兩端,讀作:直線ab(或ba),讀直線時從哪一端讀起都可以,有兩種讀法。
(4)找直線
師:實際上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直線,比如當一條筆直的馬路一眼望不到頭向兩端直直的無限延伸時才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條直線。想一想,生活中還有類似的例子嗎?
生舉例如:高壓線、鐵路、高速公路等。
(三) 實踐活動,歸納特征
比較三線的區別與聯系: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三種線,請你認真觀察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指生說其余同學補充。
指出:看來三種線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課件演示:·直線向兩端無限延伸;·在直線上截取1條線段;·一條線段去掉1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條射線;·線段、射線也是直線的一部分。
(四) 綜合運用,感知提升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直線、射線、線段3位好朋友,下面讓我們和它們一起來玩玩闖關游戲,好嗎?
第一關: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1、有始有終(線段)
2、無始無終(直線)
3、有始無終(射線)
第二關:他們誰說對了?
1、小明說:我畫的線段長4厘米。(對)
2、小紅說:我畫的射線長1米。(錯)
3、小麗說:我畫的直線長2分米。(錯)
第三關:試一試畫直線。
1、過一點畫直線
先任意畫一點,然后過一點畫直線,師帶領學生完成。
體會: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直線。
2、過兩點,畫直線。
學生操作體會。
追問:能不能再畫呢?
總結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第四關:你發現了什么?
從老虎山到狐貍洞有許多條道路,哪條路最短?(小結: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五)檢測。判斷題:
(1)直線ab長30cm。( )
(2)線段的一端能無限延長。( )
(3)線段cd長5cm。( )
(4)射線的兩端能無限延長。( )
線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4
班級情況:在班學生人數53人,學生知識基礎良好,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教學目標:1、借助實際情境,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線段、射線與直線。教學重點: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教學難點: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教具準備:電腦課件、直尺、三種不同顏色的線。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1、教師演示:教師取出手電筒,打開電源開關,讓光線射向遠處。師問:同學們,你們觀察到手電筒的光線了嗎?手電筒射出來的光線是什么線?你還在哪見到過這樣的線嗎?2、電腦出示第一幅圖: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邊,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線?3、出示第二幅圖:馬路上的白線條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的四條邊是什么線?〖設計意圖〗:線段、射線與直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通過教師演示、電腦出示畫面,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線段、射線與直線,體會到它們都是直直的,并為下一步描述這三種線的特征做了鋪墊。二、探究新知:1、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教師拿出三張紙分別對折,請學生觀察折痕。提問:這三條折痕是直的嗎?(都是直的)拿出一張紙,在折痕中間畫a、b兩點,再連接a、b兩點,明確這是一條線段。拿出第二張紙,同前一張一樣,畫出線段ab。提問:如果沿著這條線段的a、b兩點向反方向無限延伸,會得到一條什么線?(直線)拿出第三張紙,還是先畫好線段ab。提問:如果沿b點向反方向無限延伸,會得到一條什么線。(射線)2、比較三種線的特征組織學生討論:這三種線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集體交流,得出結論。名 稱
共同點
不同點
直 線
都是直的
沒有端點,可無限延長。
線 段
有兩個端點,不可無限長。
射 線
只有一個端點,可無限長。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邊操作邊提問,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始積極思考。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創造了良好的探究情境,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不斷地觀察、思考、總結,使學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學家那樣在探索中去發現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3、三種線的讀法。教師出示三種線,讓學生指出哪條是直線,哪能條是線段,哪條是射線。 我們給這些圖形起個名字,邊讀出三種線的名稱邊板書:圖(1)的線段讀作:線段ab(或ba)圖(2)的射線讀作:射線ab圖(3)的直線讀作:直線ab(或ba)師強調:讀射線時要注意,它的讀法是從端點讀起,只有一種讀法,而直線、線段的讀法都有兩種。師:三種線的讀法大家已經掌握了,那你能畫出線來嗎?4、畫直線。(1)過一點畫直線先任意畫一點,然后過一點畫直線,師帶領學生完成。體會: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直線。(2)過兩點,畫直線學生操作體會,總結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5、兩點間的距離。教師設計一個“小狗吃骨頭”的情景(電腦演示)引導學生用三種不同顏色的細線擺出三條不同的路線,再將三條細線都拉直進行比較,從而認識到兩點間的線段比曲線和折線都要短。〖設計意圖〗:學生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與同學之間敞開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大膽與全班同學匯報自己的思維過程,能夠體現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老師只是一個點拔者、組織者。三、動手操作、鞏固新知比眼力:(1)比較下面兩組線段一樣長嗎? 師:同學們你們估一估,哪一條線段長?根據同學們估的結果,讓學生親自動手量一量,來確定自己估計的結果是否正確。(2)下面兩個圖中的方框是什么形狀? 師:同學們先猜一猜這兩個方框是什么形狀?再動手量一量,看觀察到的結果和驗證的結果是否一致。〖練習設計意圖〗看一看,量一量環節是告訴學生眼睛的觀察與實際的測量還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所以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干擾。學生先猜一猜,然后再親自動手量,使孩子們真正的體會到了學習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喜悅和享受,從而結束了本節課全部的教學任務。四、拓展延伸: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回到家找一找,你生活中親眼見到的,或在電視或其它資料上看到的有哪些線是直線、哪些線是射線、哪些線是線段。五、練習 1、填空2、下面的線分別是線段、射線還是直線從老師師衣服上抽出來的線拉直以后一根拉緊的電線黑板的一條邊線射向宇宙的太陽光線3、討論:《西游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可以看作什么線?為什么?學生個人思考后交流觀點,然后課件演示金箍棒不變時、被豎在地上向上延伸時、被孫悟空拿在手上向兩端延伸時的不同情況。六、結束今天我們認識了數學里的線,這些線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和想象之中。生活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就象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當我們樂于將生活與數學結合在一起,數學會變得非常有趣。
線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6~17頁。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
3.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4.培養學生空間想象意識,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直線、線段與射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直尺、水彩筆、紅色激光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人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線,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我們數學中同樣也有直的線和彎的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直的線。(揭示課題:線的認識)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直線、射線與線段
(一)、認識直線。
1、情境導入。
師:今天,有一位熟悉的朋友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點擊電腦課件)是誰啊?(齊天大圣孫悟空)
師:孫悟空手里的寶貝叫什么?(金箍棒)
師:誰來說說金箍棒有什么本事啊?(能變長變大)
當學生說到能變長時教師追問向哪個方向變長?然后點擊電腦觀看金箍棒變長的畫面。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金箍棒繼續在變長,向哪個方向?(向兩邊)金箍棒仍然在不斷變長,你知道他到底有多長嗎?(不知道,很長很長)
2、請同學們拿出紙和筆畫一畫,用線來表示出無限延長的金箍棒,引出“直線”并加深對無限延長的理解。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
3、學生分組匯報,并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把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二)、認識射線。
1、教師用紅色激光燈射向同學。
師:激光燈射出的光束是什么樣的線?(長長的、直直的)
你能用水彩筆把它畫出來嗎?
怎樣表示激光燈的發光點?(引出“端點”)
光的方向是向兩邊無限延長嗎?(不是,只向一邊無限延長)
2、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3、展示學生作品。
(三)、認識線段。
1、師:請同學們拿出數學課本,用最簡單的線條畫出數學書的一條邊,并用直尺量出它的長度。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
學生分組匯報,并說出自己的想法。當學生選擇用端點擋住直線往兩邊延伸的時候,引出線段有兩個“端點”。
3、把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三、進一步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
1、師:同學們自己畫出來的這些線,你們來給它們起個名字吧?先在小組內討論,學生匯報所取的名字,注意說明自己的想法,為什么叫這個名字。然后教師揭示三種線在數學中的名稱。
2、師:現在數學中這三種直的線我們都認識了,誰能說一說三種線各有什么相同之處?它們又有什么區別呢?
3、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中分別出示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線段
射線
直線
長度
有限長
無限長
無限長
端點
兩個端點
一個端點
沒有端點
聯系
是直線的一部分
是直線的一部分
4、教學用字母表示直線,線段和射線。
師:請同學們自學p16面“讀一讀”這一部分。
師將學生作品中的線標上字母,然后請學生來讀一讀。
師:線段有幾種讀法?射線呢?直線呢?
(特別強調:讀射線時要從端點讀起,只有一種讀法。)
5、聯系生活實際,找一找生活中的直線、線段和射線。
四、闖關游戲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直線、射線、線段3位好朋友,下面讓我們和它們一起來玩玩闖關游戲,好嗎?注意:每闖過一關,請在你的“自我評價表”上畫一個☆,看誰畫的☆多。
第一關: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1、有始有終 2、無始無終 3、有始無終
第二關:他們誰說對了?
1、小明說:我畫的線段長4厘米。 ( )
2、小紅說:我畫的射線長1米。 ( )
3、小麗說:我畫的直線長2分米。 ( )
第三關:試一試
做p17面中的“試一試”第1和第2題。
第1題讓學生體會到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可以畫一條直線。第2題讓學生明白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
第四關:看一看,量一量
做p17面中的“看一看,量一量”第1和第2題。
第五關:數一數
數一數下面兩個圖中各有多少條線段?
( ) ( )
反饋誰得的☆多,教師進行合理的評價。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附板書設計:
線的認識
b b b
a a a
直線 射線 線段
讀作:直線ab(或ba) 讀作:射線ab 讀作:線段ab(或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