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學案及答案(教案+學案)3
七年級語文教案
5.童趣
課型: 講讀 課時:2
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培養語感(能讀準節奏、停頓),能用自己的話敘述文章內容。
2.把握文言詞語解釋的最常見方法,理解和積累重點詞語。
學習重點: 體會文章中細致觀察的作用及聯想和想象的用法.
學習難點: 理解文言詞語, 感悟“物外之趣”。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自學
1.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掌握加點字
藐 項為之強 鶴唳 怡然 凹凸 為壑 癩蝦蟆 土礫 龐然 童稚
(2)解釋下列成語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龐然大物: 風聲鶴唳:
★用楷書把加點的詞語和成語抄寫三遍,要工整、規范、力求美觀。
2.查閱資料與工具書,了解作者一些知識,寫在下面。
3.認真閱讀下面的文字,知道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1)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特點是簡潔、典雅。文言文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現代漢語也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二者同源而異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為主,不同為次,所以不難學,我們要有學好的信心。
(2) 學文言是為了繼承祖國的文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上的許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許多詞匯、語匯依然保存在現代漢語中,學文言文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倉庫。
(3)學好文言文的關鍵在于培養語感。培養語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讀背誦課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要自己用心領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要主動積累詞匯、語匯,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這三條密切相關,缺一不可。
★4.照下面的朗讀示例,大聲朗讀課文三遍以上,要求讀準句子的節奏、停頓。
① 能/張目對日 ②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③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④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⑥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
5.文言詞語的解釋,最常見的方法是添字組詞法和換用同義詞替代法,如:細(仔細)、察(觀察)其紋理;昂(抬)首(頭)觀之。請按此方法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①項( )為之強 ②作( )青云白鶴觀( )
③果( )如鶴唳云端 ④以叢草為( )林( )
⑤為( )之怡然稱快 ⑥興( )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