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學案及答案(教案+學案)3
(選自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趣》)
注:①蕓:指作者的妻子陳蕓。②盍:何不。③躑躅:徘徊,文中指蟲子不停的跳動。④作俑:比喻倡導做不好的事。
1.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盍仿而效之( ) a. già b. hé c. hè
(2)蟲躑躅不受制( )a.zhí zhú b.zhì zhú c.zhí shǔ(3)恐作俑罪過耳( ) a. yōng b.yòng c. yǒng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詞。
(1)案頭瓶花不絕 (2)覓螳螂蟬蝶之屬
(3)如其法行之 (4)不亦善乎
3.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1)蟲躑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2)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
4.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本文記敘了作者和妻子裝飾瓶花之事,表現了夫妻之間的伉儷情深和自得其樂的家庭生活。
(2)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紹畫中的草蟲技法,作者欣然模仿這種方法作畫。
(3)從文中的敘述與描寫中可知作者甘愿過一種從事藝術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無意涉足官場。
教后感
七年級語文學案
5.童趣
課型:講讀 課時:2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培養語感(能讀準節奏、停頓),能用自己的話敘述文章內容。
2.把握文言詞語解釋的最常見方法,理解和積累重點詞語。
學習重點: 體會文章中細致觀察的作用及聯想和想象的用法.
學習難點: 理解文言詞語, 感悟“物外之趣”。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自學
1.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掌握加點字
藐( ) 項為之強( ) 鶴唳( ) 怡( )然 凹凸( )
為壑( ) 癩( )蝦蟆 土礫( ) 龐( )然 童稚( )
(2)解釋下列成語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龐然大物: 風聲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