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打工奇遇:龔德銀(旬陽蜀河)-----引入:
誠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誠信是做人的根本,讓我們共鑄誠信。
(二)學生自學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 學生自學作答 師點撥統一答題思路。
(三)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2”,進行自學自導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同桌交流○1○2③④題答案 全班抽查統一各題答題思路 教師講解答題思路和各題參考答案。
(四)自學、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3”,進行自學自導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各小組代表發言,全班集體討論 教師總結點撥。
(五)鞏固練習
1、每年的3、15是什么節日?
2、說說3、15與誠信有關的主題。
3、小明買回一mp4 ,沒用兩天就發現雜音很大,于是找到銷售商。銷售人員說:“我們只管銷售,不管質量,這事與我們無關,你去找廠家吧!”廠家說:“你使用了這么多天才拿來,誰知道這臺是不是購買的那臺,不換。”小明嘆口氣,“誰叫咱碰上了,自認倒霉吧!”
請你對上述三方的行為作出評價,并為小明出主意。
(六)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懂得了當我們在消費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要學會依法維權,討回公道。只有全社會行動起來,形成合力,共鑄誠信,明天的天空會更加晴朗。
(七)補充正文。
1、為保證消費者的利益,經濟活動中應遵循什么原則?
答:誠實守信的原則。
2、在經濟活動中,我們應如何共鑄誠信?
答:⑴在消費過程中,我們應與經營者拉近距離,直面誠信。⑵維護誠信、懲治欺詐,法律是強有力的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確認消費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于維護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誠信。⑶消費者應舉起維權的雙臂,促使生產、經營者守法守信。全社會共鑄誠信,是建設誠信社會的必由之路。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享有哪些合法權益?
答: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等權利。
4、維護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經營者應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答:保證消費者人身安全;維修、調換、退貨;出具票據或單據;提供真實消費信息;明確而且真實標價;在保質期內承擔質量保證;接受監督;計量準確等。
5、消費者依法維權有什么意義?消費者維權的方式和途徑有哪些?
答:⑴消費者舉起維權的雙臂,不僅是依法為自己討回公道,而且客觀上也促進生產、經營者守法守信。全社會共鑄誠信,是建設誠信社會的必由之路。
⑵消費者因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同經營者發生爭執,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請求行政部門處理;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出仲裁機關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