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八)作業。
1、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2、消費者維權的方式和途徑有哪些?
(九)板書設計。
在消費過程中,要直面誠信
共鑄誠信 維護誠信,懲治欺詐,法律最有力
消費者維權的途徑
陝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五課《誠信使你我走得更近》
第二課時: 《共鑄誠信》教學設計
一、課標原文:
3.7 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都要用“誠信”來指導自己的言行。
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用法律來維護作為消費者權益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依法維權意識,樹立共鑄誠信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消費者的主要權利,培養依法維權意識。
難點:正確認識維護消費者權利與共鑄誠信的關系。
四、教學流程:
內容與方法 師 生 互 動 設計意圖
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 以 “一個古老的傳說”——“狼來了”的故事,導入新課。
誠信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刻地影響著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每一個人。如:“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反映了古人重誠信,重諾言。那么,在現代 經濟社會生活中,我們是否還要遵循這些原則呢?這堂課就讓我們走進《共鑄誠信》吧!
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
讀一讀、生產者、銷售者相關規定 作為生產者要切實做到:第一,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第二,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以及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第三,生產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第四,限期使用的產品,要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等等。
• 作為銷售者應切實做到:第一,不得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第二,銷售產品,不得
• 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
• 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第三,不得利
• 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產品;
• 第四,保證期提供的商品符合保障人身、財
• 產安全等要求。 教育學生要了解社會、感知社會。
聯系實際
深化理解 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的大頭兒子活潑可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XX年安徽阜陽等地出現了許多“大頭娃娃”,他們營養不良、頭臉浮腫、四肢細短,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食用了劣質奶粉,一袋袋的劣質奶粉殘害了許多花兒般的生命,一個個“大頭娃娃”仿佛在無聲地控訴:誰來為我們這些脆弱的生命設防?
請你回答:劣質奶粉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哪些行為與其要求不符合?
作為生產者要切實做到:第一,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第二,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以及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第三,生產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第四,限期使用的產品,要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