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2、嚴重不良行為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嚴重不良行為: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多次偷竊;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3、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違法、犯罪的關系
不良行為是不道德行為,嚴重不良行為屬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不是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未成年人有了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如果不改正,可能會發展為違法犯罪。
4、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預防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以及違法犯罪
人的行為是受思想觀念指揮的。道德水平高,法律觀念強,就會追求上進,不犯或少犯錯誤,行為上就不會出現不良行為,不會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律觀念淡薄,就會追求低級趣味,難免會違法道德,違反紀律,出現不良行為,進而發展成為嚴重不良行為,發展下去就可能違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淖。只有提高道德水平,才能自覺遵紀守法,克服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進而杜絕違法犯罪。
(二)、拒絕不良誘惑
1、中小學生閱讀淫穢書籍、觀看淫穢錄像、瀏覽色情網站)有哪些危害?
(1)不想學習,致使成績下降,進而曠課、逃學、在外過夜,甚至退學;
(2)紀律渙散,不能自拔,以身試法,墜入違法甚至犯罪的深淵;
(3)精神萎靡,行為放蕩,道德敗壞,喪失廉恥之心。
2、賭博對未成年人有哪些危害?
賭博是一種不正當的娛樂,是一種惡習。賭博上癮很難回頭,(1)嚴重影響學習,妨礙休息,損害健康,甚至會誤了前程;(2)嚴重影響人際關系。(賭得夜不歸宿,無心與朋友、同學交往)。(3)影響家庭和睦,甚至家破人亡。(4)會誘發違法犯罪。
3、毒品對未成年人有哪些危害?
摧殘身心健康;傳染和導致各種疾病,甚至死亡;會破壞家庭幸福;誘發刑事犯罪;會敗壞社會風氣,危害社會治安。
4、邪教等對未成年人有哪些危害?
等邪教宣揚歪理邪說,蒙騙群眾,斂財害命,挑動制造事端,是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社會穩定的毒瘤。
5、怎樣合理利用網絡?
(1)學會自我保護。 ○1我們要正確認識網絡的兩面性,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2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便答應網友的要求 。 ○3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和抵抗誘惑能力。
(2)遵守網絡規則。 ○1 在網絡交往中,遵守道德,語言文明;對求助者,要獻出愛心,盡力相助;與人交流要真誠友好等。○2上網要遵守法律。不惡意制造、傳播謠言,不污髳他人人格,不進行詐騙活動;不泄露國家機密;不制造、傳播計算機病毒,不利用網絡破壞公共設施等。
6、為什么國家要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
○1網上低俗信息不僅有悖于社會公德,而且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2一些網站鉆政策法規空子,采取打擦邊球的辦法,以多種形式發布格調低下、內容粗俗甚至低級下流信息,嚴重敗壞網上風氣。網上低俗之風泛濫,嚴重危害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殃及千家萬戶,禍及子孫后代,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3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